,这么撵过去,碎石子会被撵得散到路旁来。
万历见状,一拍脑门道:“快点,让他们取点尺许宽的木板来,档碎石子两边,再用铁辊子撵。”
木板他们倒是有的是。
永年伯王伟一挥手,很快就有匠户抬来一堆的木板,把碎石子两边档得整整齐齐。
紧接着就是马拉着铁辊子上去撵了。
还好,这会儿沥青还没有凝固,铁辊子反复碾压之下,沥青路面就被撵平了。
不过,那拉马的匠户鞋子上和马蹄子上都沾了好多的沥青,黏糊糊的,脏兮兮的。
万历见状,挥手道:“快点,继续,趁沥青冷之前都拌好石子铺路上,鞋子脏了的免费换新的,马蹄子弄完之后用柴油好好刷刷。”
这一通忙活,七八百斤的沥青足足拉了十来趟,半个多时辰才搞完。
还好,沥青没有出完之前炉子里的火就不会熄,要不然,沥青怕是早就冷却凝固在锅炉里了。
这会儿刚开始铺的第一块路面的沥青就已经开始凝固了。
万历亲自上去走了走,路面还相当的紧实,感觉跟踩木板上差不多,脚印是没有,就是鞋子被弄脏了。
这个倒是没有关系,他有得是新鞋子。
而且,路面完全凝固之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他看着里许长,十余丈宽的平整路面,不由欣慰的点了点头。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
这年头并没有什么太重的马车,这种沥青路已经完全够用了。
其实,西北这边还不是最需要这种路的。
因为这边很少下雨,特别是这小冰河时期,那经常是连年大旱,赤地千里,路面都能干得裂开,根本不可能泥泞不堪。
那些经常下雨的地方才特别需要这种路,那家伙,一下雨,泥土路上那就到处是泥坑,别说人走过去了,打马跑过去那都能溅一身泥。
这个他也体验过,京城那边冰雪融化的时候那泥土路上根本就不能走,一走就是满脚的泥。
如果经常下雨的地方能铺上这种路,那老百姓出行就方便了,商业也会因此越来越发达。
他又细细想了想,随即微微点头道:“嗯,不错,就这么一条条的铺过去,不要把路全挡住了,这一条等凝固两天再过马车。”
这进出油塘的路是很宽的,足有里许宽,铺十条过去都没问题。
问题就是,这条路才两三里长啊。
永年伯王伟闻言,小心道:“万岁爷,一百个炼油作坊今天全开工吗?”
那当然,朕还等着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