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威力好像还有点不够。
因为他们的船板用的是松木。
松木轻而带韧性,所以适合做船板,但松木的强度差。
如果敌人用的是强度更高的柚木,那比拳头粗一点的炮弹就不一定能穿透了。
如果敌人用的是强度惊人的铁力木,那比拳头粗一点的炮弹根本就钻不透。
还有射程的问题。
这两百余斤的火炮射程好像就没有比一百余斤的火炮远多少。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万历想了想,随即问道:“国丈,这舰炮的炮管多长,炮弹又有多大?”
永年伯王伟不假思索道:“舰炮的炮管长两尺,炮弹粗三寸。”
万历又问道:“那百余斤重的马拉火炮炮管又是多长,炮弹又是多大?”
永年伯王伟还是不假思索道:“那种火炮炮管长一尺半,炮弹粗两寸半。”
果然,一个炮管长度和口径比是将近七倍,一个正好是六倍。
这滑膛炮的射程好像主要就是看炮管长度和炮管口径的比例,这个比例越大,理论上就射得越远。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火药的装填量,火药装的越多,也能射得越远。
舰炮和马拉火炮的炮管口径比相差其实不大,也就是舰炮的炮弹能粗一点,装填的火药能多一点,所以,射程比马拉火炮要远那么半里左右。
这射程还远远不够啊,三里都不到,开玩笑呢。
现在欧陆那些殖民强盗好像连加农炮都造出来了,那家伙,射程最少五六里啊。
后世有句名言,真理只在射程范围之内。
这个也不是开玩笑的,是真的。
所以,火炮射程一定要超过敌人才行。
问题,这个怎么解释呢?
现在大明好像还根本没臼炮和加农炮这一说。
他们造的就是臼炮。
这年头炮管口径比在十五倍以下好像都是臼炮,炮管口径要超过十五倍才是加农炮。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国丈,这炮管就不能做长一点吗?”
呃,这个。
永年伯王伟缓缓摇头道:“万岁爷,这个恐怕不能贸然加长,因为加长了炮管就会变薄,有炸膛的危险。”
那就增加重量啊。
现在炮管长度和口径比是将近七倍,再加长一倍多炮管口径比就超过十五倍了。
万历琢磨道:“那我们就做五百斤重的火炮,炮管还是这么粗,不过,要做到五尺长,炮弹的弹壳也做长一点,多装点火药试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