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没有问题,因为六月十五渡江过去的明军上千骑出现了伤亡,游击将军史儒都阵亡了。
如果按属国朝鲜的记载,那就不对了,因为镇江堡距离大明京城足有一千多里将近两千里,哪怕八百里加急打个来回都得五六天。
而且,那时候的万历已经不理朝政了,更何况,出兵支援属国这种大事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也就是说,属国朝鲜应该是在六月初就向大明求援了,要不然大明不可能在六月十五出兵,而按东瀛倭寇的记载六月十五他们才攻陷属国朝鲜的平壤城。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权栗和李舜臣都没有死在万历二十年,他们都还在全罗道苦苦坚持呢,什么三京八道全失守了?
很明显,属国朝鲜记载的史料就有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么混乱的记载呢?
到底是谁在胡乱记载,又或者出于什么目的这么记载呢?
总之,这一仗打得很离谱很离谱,离谱到让人无法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