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些亲倭的官员故意不集结人马操练,不给粮饷,甚至暗自下令不准抵抗,所以属国朝鲜才显得不堪一击。
这会儿李舜臣手下的人马那些亲倭的官员可管不上了,这一仗会打成什么样还真不好说。
戚继光细细想了想,随即交待道:“我会命人在义州城北面搭建浮桥,然后派大批密卫斥候过来深入属国朝鲜境内刺探,你好好守住这里,搞好那些斥候的后勤就行了。”
其实,这会儿李舜臣也派了很多的斥候到处刺探,只是李舜臣手下的斥候大多在全罗道、庆尚道、忠清道和京畿道一带。
这北面四道就没什么义军,所以李舜臣也没法把斥候派到这边来。
戚继光派出大批斥候的目的就是补齐这一块,将属国朝鲜的情况全刺探清楚。
两方斥候配合之下,倭寇的动向那是被查探的一清二楚。
丰臣秀吉果然被激怒了,这家伙足足调集了九个军团十五六万人马直奔全罗道而去。
这时候万历也在京城密切关注着倭寇的动向呢。
他每天辰时许处理完奏折之后那都会来到军机殿中,边看属国朝鲜发来的急报,边将倭寇十二个军团的最新位置标注在地图上。
这一次丰臣秀吉是真发狠了,李舜臣那边能不能顶得住呢?
如果是将近二十万京营将士,他自然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问题就是,李舜臣手底下大多都是没上过战场的青壮,会用弓箭的都没多少。
这种新丁跟身经百战的倭寇打,胜负还真不好说。
如何快速提升这些新丁的战斗力呢?
他们光是给武器装备好像还不行,人家拿手里不会耍啊。
如果不操练几个月,新丁甚至刀枪都使不好,更不要说弓箭了。
这种情况下,怎么跟倭寇打?
他正暗自琢磨呢,李玄成突然探头道:“万岁爷,兵部尚书梁大人求见。”
这家伙好像都忙疯了,怎么今天有空了?
万历朗声道:“宣。”
很快,梁梦龙便疾步而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小心的问道:“万岁爷,武举会试就要开始了,微臣斗胆,您准备让谁来主持啊?”
这不知不觉就到九月份了吗?
武举会试让谁来主持呢?
戚继光就不在,难道让兵部来主持吗?
这个有点不靠谱啊。
他并不是觉得梁梦龙不靠谱,主要是以前武举会试的方法不靠谱,以前的武举会试办法就不像是在选取领兵作战的将领,反而像是在选取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