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送新洲去,将来那里要修建很多很多的作坊,征召很多匠户,一百万石粮那肯定都不够吃的。”
啊?
这便宜可不能赚,我爹是叫我来用地巴结万岁爷的,不是来赚便宜的,万岁爷的欢心那比什么都重要。
徐维志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那些土豪乡绅的地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我们魏国公府也不能吞这么多的地啊。
要不,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魏国公府出人管着那些地,每年除了田赋,我们收个十来万两的人工费,其他的粮食你全派船拉到新洲去,我们不收分文。”
嗯,不错,有前途。
你这么会做人朕也给你点好处。
万历微微点头道:“正好,朕还琢磨着巴蜀产的生丝拉京城来太麻烦了,元功、郑国丈,你们派人去新洲那边打造点专门纺纱的水车,织布机也多造点运过去。
以后丝绸就在那边织,你们这边还是专门纺羊毛纱线织布,纺丝绸就交给魏国公府来管算了,你们一起分一成红利,你们两家分一半,魏国公府分一半。”
也好,省得跑来跑去麻烦。
英国公张元功和国丈郑大年连连拱手道:“微臣明白。”
果然,只要能讨得万岁爷欢心,那好处不知道有多少。
徐维志连连拱手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接下来就是建各种作坊、水车和码头了。
这有了地方就什么都好办了,新洲那边只要清理一下,沿海的匠户就可以搬过去干活了,这匠户的生计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