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厮杀的身影,每时每刻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倒下去。
原本双方都是差不多三万人马投入战斗。
不过,李舜臣第一时间便派出了增援。
小西行长却是在那里边厮杀边看情况。
如果属国朝鲜的残兵和义军战力还不行,能很快击溃,他自然是毫不犹豫的让后面的加藤清正、黑田长政和岛津义弘率军扑上来抢占壕沟。
问题,这情况压根就跟他想象的不一样。
属国朝鲜的残兵和义军好像脱胎换骨了一样,完全能跟他们对抗了。
那些明军精锐更是身手高得吓人,几个人围上去那都会被反杀,十来个人围上去都压不住啊。
他们才厮杀了不到一刻钟,后面的壕沟里那增援的敌人就如同一条条蜿蜒盘旋的长龙一般飞快的冲过来了。
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大声疾呼道:“撤,快撤。”
那些正在厮杀的倭寇闻言,立马撇下敌人,掉头就跑。
壕沟里指挥的大明武举人倒也没有贪功带着人去追杀。
反正只要守住壕沟就是胜利,他们的任务就是跟倭寇在这里耗着。
这一战双方的伤亡好像差不多,都是好几千。
不过,小西行长却是试出来了,被裹着铁盾冲锋敌人没办法破,他们冲进壕沟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就是属国朝鲜的残兵和义军战力已经跟他们差不多了,他们就算能冲进壕沟,那也占不到什么优势,他们只能拿人命来填,跟敌人耗。
他们要不要这么拼命去跟敌人耗呢?
这个他还做不了主。
因为这么一耗那就不是几千死伤的问题了,耗掉几万甚至他们十万人马全耗光都有可能。
这个他也不敢做主,他只能连忙上报,请太阁丰臣秀吉做决断。
丰臣秀吉收到急报,那也犹豫了。
如果真把十万人马乃至二十多万人马耗光了还没拿下全罗道怎么办?
他继续增派援军吗?
这样肯定不行啊。
他们这么拼命的耗得有效果才行,耗光二十多万人马还没拿下全罗道那就是白白损耗了这么多人马。
那么,怎么办呢?
难道继续征召人马,继续增派援军,等有了一定的优势再开始耗?
丰臣秀吉犹豫了。
因为东瀛上过战场的武士差不多被他给征召光了啊,接下来再征召那就是没上过战场的壮丁了。
明军主力都还没见人影呢,他们就抓壮丁吗?
问题,不抓壮丁这一仗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