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代办!
到最后,崇祯想迁都金陵那都被文官给拦住了。
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就是不想当皇帝的看到平民百姓过着什么样的苦日子,他们就是不想让当皇帝的知道自己的天下变成什么样子了!
这种情况下,崇祯累死累活那都是白做工,大明还是亡了。
因为崇祯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的天下是什么样啊,这家伙想出来的办法那是经常牛头不对马嘴乃至适得其反。
比如,明末农民起义,老百姓那就是因为没饭吃饿的造反了,崇祯为了筹集粮饷镇压农民起义竟然强征三饷,把税赋提高了三四倍!
这么搞,原本勉强还能活下去的老百姓都没活路了,大明不亡才怪。
所以,眼界很重要。
一个能打马到处看的皇帝肯定比一辈子被关皇宫里的皇帝强。
一个能放眼世界的皇帝那肯定比眼里只有大明这一亩三分地的皇帝强。
万历亲自教导之下,小朱常洵眼界开阔的简直不要太快。
他不但带着小朱常洵去打造火枪、火炮、粮车、战车等等的作坊里去看了,还带着小朱常洵去匠户、军户、医户、农户等等家里去体验了一下平民百姓的生活。
甚至,他还专门带着小朱常洵和一众嫔妃、皇子公主等去了大宁卫城,去看了北平行都司的大草原,看了边军将士,看了分封的公侯勋贵,看了放养的牛羊马匹,乃至看了俘虏的奴隶。
他还带着小朱常洵乘坐水师快船去看了通州漕运码头,看了大运河,甚至还顺着运河出了海,去看了看大明的内海等等。
这未来的太子格局也渐渐打开了。
他的眼界不在局限于皇宫,不在局限于京城,他的眼里也不再之后后宫嫔妃、太监宫女、弟弟妹妹,他的脑海里也不再只有四书五经,礼仪道德。
他看到了大明的大好河山,他看懂了地图上的世界,他看到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他明白了自己的子民最需要什么,他也明白了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万历教授给他的那就是放眼世界,好好看看这殖民列强所谓的大航海时代到底是什么样子。
他也明白了大明不一定要去强抢,但一定要强,强到敌人都望而生畏,方能保住这太平盛世。
这就是格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