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个几年又说着十几年那肯定能学会四书五经,参加科举也没有问题,问题就是,他们的子弟能考得过士族子弟吗?
士族子弟考不上秀才那都是废物,考不上举人那都不好意思出门,人家每一代都有可能出一个乃至几个进士。
他们是考上秀才那都不得了了,考上举人那都要烧高香了,至于金榜题名高中进士,那就是做梦。
科举貌似还是寒门子弟进阶官场乃至辉煌腾达的阶梯,公平得很。
其实,那就是骗人的。
寒门子弟要进阶官场乃至辉煌腾达太难了,除非是个天才。
蒲州三大豪族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王崇古和杨博是寒门出身吗?
他们是个屁的寒门出身,他们是家里最少有上百万两的时候才金榜题名的。
张四维那就更不用说了,这家伙金榜题名的时候张家最少都有数百万两的资产了。
他们都金榜题名之后那就等于进阶士族了。
如果不是万历打压,任他们如同历史上一般发展下去,他们三家包括他们的姻亲家里出的进士会多达十多个,举人那更是几十个。
这就是士族的可怕之处,特别是这种想尽各种办法经营官场的士族。
如果大明每个州府都出几个这样的士族,那就不得了了,寒门子弟那最多就能考个秀才,考举人那都是做梦。
现在就不一样了,秀才、举人、进士名额都多了两倍不止啊。
士族再厉害,那也不可能把这些功名全给包圆了。
这一下,寒门子弟才是真正有出头之日了。
平民百姓那自然激动的不行了。
至于士族,真正为国为民的那自然无所谓。
那些别有用心的就不一样了。
万历这真是在抢他们饭碗啊。
进士多了,朝堂之上的位置没多啊,六部尚书不可能变成二十个,内阁大学士也不可能变成十多个。
朝堂官员并没有多,京城官员还是千余个,权力中枢就这么大。
这多了两倍多的进士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多了两倍多的竞争对手啊。
还有举人,原本他们凭借关系还能让家族中的举人去当知县乃至知州什么的。
现在举人数量要扩充两倍多,那举人数量就会多达一万多乃至两万啊。
大明能有一万多乃至两万个州县吗?
这是不可能的,什么东洋都司、北美东都司、北美西都司,乃至奴儿干都司,那都是都司,是武将管的,不是文官管的。
万历等于是故意整出两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