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而且,水师将士还请了那边的人过来教我们种植。
不过,这红薯产量好像怎么都上不来,放东番种亩产是千斤左右,放这里种亩产还是千斤左右。”
啊?
亩产千斤您还觉着不够!
徐光启闻言,他都不由得一愣。
要知道这会儿不管是小麦还是稻谷,亩产最多也就三石左右啊,那也就是五六百斤。
这甘薯也就是红薯亩产都千斤左右了万岁爷还觉着不够?
他愣了一下,这才小心的问道:“万岁爷,您意思这红薯亩产还能更高?”
那当然。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胡扯道:“美洲那边属国有记载,这红薯亩产高得很。
不过,他们以前的记重方式和我们大明不一样,具体最高的亩产多少还没个准数。
如果换算成斤,他们那边出现过的最高亩产有五六千斤乃至上万斤的。
这个换算过来或许会有点出入,但是,红薯的亩产应该是能提到五六千斤的。”
亩产五六千斤!
徐光启闻言,不由双眼放光道:“如果美洲那边能达到这么高的产量,我们大明肯定也能达到这么高的产量。”
其实,他就是胡扯,这会儿美洲那边估计是没这么高的产量。
不过,后世的红薯绝对有这么高的产量,他就是借美洲来说后世的产量而已。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抬手道:“这边不光种植了红薯,还种植了土豆和玉米等作物。
土豆和玉米也是朕命人从美洲带过来的原种,其中土豆和红薯的产量好像差不多,玉米亩产量好像能上千斤。
不过,我们这边好像都达不到美洲那边的产量。
土豆和玉米朕也命人在东番和这里试种过了,其中土豆的亩产也才千斤左右,玉米的亩产只有三四石。
怎么样,子先,你要不要试试种植红薯、土豆和玉米,看能不能把产量提上去。”
这世上还有产量这么高的作物?!
徐光启那是双眼放光,连连点头道:“万岁爷,微臣很想试试,要不,微臣也跟良甫和孟侯一样留这边,不回翰林院了?”
其实,历史上的徐光启发现红薯也就是他所谓的甘薯既好种植产量也高之后还专门写了一本《甘薯疏》,想在大明推广甘薯种植,解决饥荒问题。
奈何,那时候的万历压根就不理朝政,对推广甘薯种植也没有任何兴趣,这足以解决饥荒的甘薯终究没能推广开来。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
万历是毫不犹豫的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