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疏于防范考虑不周
户部不经查。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大明朝也是如此。
老话一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户部官员管着钱粮,天天见财,不贪那真不大可能,区别只在于贪多贪少的问题。
这个好像避免不了。
户部只要去查,十有八九能查出一堆贪官污吏来,搞不好就是惊天大案。
大明洪武朝的时候就查出个空印案来,涉及的官员那都超过了千数,牵连的相关人员更是多达数万。
这一回恐怕比洪武朝的空印案还要严重。
因为这会儿的大明空前繁荣,整个大明的财富比洪武朝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说别的,就说海外贸易输入大明的真金白银,每年那都是五六千万两!
历史上,这么多真金白银输入大明之后,大明朝廷好像就没有获得多少利益,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获得利益。
大明朝廷还是穷,国库根本没什么盈余,穷到最后甚至没钱赈灾,没钱给大军发粮饷。
现在大明朝廷好像是有点钱了,但国库却只有七百多万两的盈余。
这明显就有问题。
因为现在明军将士的粮饷都是由内库承担的,户部最大的支出也就是官员俸禄而已。
这会儿大明朝廷每年的税赋收入少说也有五六百万两,官员的俸禄那是两百万两一年都不到,国库就不可能只有这么点盈余。
也就是说,国库亏空的问题迟早露馅,贪了的官员十有八九会被揪出来。
那些贪了的官员心里肯定清楚的很,但是,他们还是要贪!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是一点不假。
户部官员不贪才怪!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朝中差不多全是清廉官员,户部肯定也会有人抵挡不了钱财的诱惑,更何况,现在大明朝堂本就是贪官污吏居多。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悠悠叹息道:“洵儿,这是一个教训,一个活生生的教训。
父皇明知现在朝堂之上的贪官污吏很多,却疏于防范,压根就没怎么管朝廷的收支。
这样治国肯定不行,你以后一定要注意,这国库和内库的银钱一定要严格管控,收入和支出都要层层把关。
父皇这些年又是拼命赚钱,又是发展武力,又是开疆扩土,精力可以说一点都没放在管控朝堂之上,这样是不对的。
原本父皇还想着让清流和浙党去斗一斗没多大问题,现在看来,坐山观虎斗这一招完全不适合用在朝堂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