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嗯了一声。
周道丰主动起身,同样虔诚的告退。
听闻周道丰恋恋不舍的脚步声,太上皇嘴角露出一丝不可见的微笑。
天下英雄。
谁能不折腰。
这就是权势啊。
没关系
只要听话,什么都会有。
太上皇静下心。
大殿内再次恢复了宁静,无人敢来打扰太上皇的清修。
周道丰去了一次京营。
整个京营为之一顿。
原本四军最重要的练兵,戎政衙门严厉督促,如今都受到了影响,关于派京营南下抗倭,支援东南的事提上了日程。
东军提督朱伟,领援平倭之责。
抽调各军精锐。
权势之大,比起当年贾府领京营节度使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当年贾府只领京营,如今的京营却包括十二团营,禁军,以及原来的京营。
升帐坐堂。
来往不绝,各人神色匆匆。
朱胜功同样忙碌的起飞,脸上却容光焕发,比谁都要充满精力,带着人从外头回来,赶来向自己的老子交差。
“王信回营没有?”
朱伟看到儿子后,问起这件事。
“听说已经回营了,不过儿子懒得搭理他,多少人来求我们家我都没工夫见,他一个小小的都司,给脸不要脸,那就让他自生自灭吧。”
朱胜功一脸厌弃。
比起以前,仿佛变了一个人。
朱伟面露不满。
看到父亲神色恶,朱胜功连忙问道:“儿子说错话啦?”
朱伟坐在案几后,教训道,“他之前躲在贾府,如今却回营,说明他并不抗拒你的拉拢,你去派人请他,告诉他准备南下之事。”
朱胜功不以为然,“儿子当然懂,只是他一个小小的都司,儿子何必三分五次主动求他,又不是只有他能打仗,军中多得是能打的将领。”
“可他是林如海的人,又姓王。”
朱伟淡淡的说道。
儿子最近的变化,朱伟瞧在眼里,这是人之常情,儿子必然要渡过的经历,身为其父,要做的就是不断提点,让他顺利的渡过去。
朱胜功这才收敛了脸上的傲慢。
一个林如海,一个王子腾,听父亲提起过,都是极其厉害的人物,偏偏这两人都能牵扯到王信。
朱胜功叹了口气。
四大家同气连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停的往外扩张,这就是百年勋贵啊。
底蕴之丰厚。
令人绝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