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朱伟不明白张吉甫指什么,露出探究的目光。
张吉甫没有卖关子,详细的介绍倭寇的局势,包括海盗头子王志所有的信息,哪里的祖籍,什么人氏,多少的势力,甚至性格如何云云。
朱伟听得一脸惊叹,越发不敢小瞧张吉甫。
张吉甫笑道:“我想要尽全功,所以招抚,朱军门想要多立功,因此不愿意招抚想要剿灭,我做事向来尊重人,所以朱军门的想法我不反对。”
实在是没想到会如此轻易,朱伟反而有些恍惚。
朱伟正要开口。
张吉甫挥了挥手。
朱伟的话堵在了嗓子眼,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好像是张吉甫的属下似的,如此的做派,朱伟不知道如何感慨,既有些不满,又觉得理所当然。
这位首辅的得意门生,未来的继承者,实在是名不虚传。
朱伟越发的拘谨,不敢随意。
张吉甫见怪不怪,先声夺人,没有谁能在自己的手里镇定自若,淡然道:“朱军门不同意我的方法,提出你的方法是没问题的,但是做事要有始有终,尽全功是兵部调度有功,也是军门杀敌有功,可要是未尽全功,军门要承担责任的。”
朱伟有些不服,辩解道:“我就算没有剿灭全部的倭寇,只收复了台州,也是功劳一件,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我的方法是招抚倭寇,解决了倭患,你的方法至少不能差过我,所以必须全部解决倭寇,也就是尽全功。”张吉甫不在乎朱伟的态度,轻笑道:“不是不可能,我也会帮你。”
朱伟皱起了眉头。
他有些不理解张吉甫的想法。
但是自己总有股被他看透的感觉,实在是令人感到糟糕。
这次的仗与以前不同,王信打的非常小心。
生怕惊走了倭寇。
能不能全灭倭寇,王信其实也没有信心,太多因素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打败倭寇很容易,可把倭寇如何全部留下来才难。
所以王信一路行军的并不快。
在扬中岛与汤平的人汇合,一直到金华府,用了整整十六天,已经要过节了,越往南走,过节的气氛越淡,百姓们的脸上多了愁容担心倭患。
一千三百余人的队伍因为长途行军走的不是很严整。
成立的后营,只百多头牲口,光扬州就提供了一千多石粮料,另外扬州盐道再提供五千两军饷,所以林如海大手一挥,不光满足了王信请求的三十匹马,还多给了五十余头牲口,加上坛坛罐罐大小箩筐,大包小包各类军备,行军速度明显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