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别人如此不要脸,自己早就不客气了。
眼前的知县到底也是为了百姓,其实算得上是个好官,虽然有点官迷,可人无完人,所以王信解释的很仔细。
王文耀叹了口气。
也不好意思继续开口。
有问题找上级,可府城都落入倭寇手里,他们下面的县反倒是没有了主心骨。
“我也不是不知好赖,非要为难将军,实在是难啊。”王文耀苦恼道:“各地都在求省府,我也差人去杭州见巡抚求赈灾,可不知道何时来能轮到仙居。”
王信思考片刻,提议道:“我书信一封金华府,请求金华府知府支援仙居,以军粮的名义,如此他也有功,不过你也不要抱太大希望,不知此人能否同意。”
王文耀大喜,任何法子都值得尝试。
王信也希望能成功。
军粮是底线不能动摇,仙居的现状,的确无法供应大军,需要后方运粮,可要是把希望全部指望给后方,万一不靠谱怎么办。
多少军队是栽在自己人手里。
太久远的事不提,前方罗明的前车之鉴,谁还能记吃不记打?
又要对百姓秋毫不犯,又要行军打仗,那就要考验将领的能力了,有的将领不愿意多事,麻烦上头,不如骚扰下头。
有的将领顶着困难去做,宁愿麻烦上头,不愿意骚扰下头。
很多时候,其实是个人的选择。
自己的军队,仗要打,军纪也要保持,那么许多事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就如这军粮的事,如果不是有了许多军粮在手,军队也是人,总不能饿着肚子打仗。
到底是又欠了林如海的人情。
欠他的人情越欠越多,感觉有点还不上了,王信觉得不太好意思,自己好像还得去给林如海写封信,让他送笔粮食来。
打仗嘛。
军队找地方索要粮食,就看是谁的声音大。
大多地方不理会,连朝廷的税粮都在拖欠,何况是军队的军粮,县衙和大户都不够分呢,到了这样的地步,就要靠关系了。
所以仙居的县令王文耀虽然还不错,可没有关系啊,没有关系就解决不了问题。
那些性格不好的,又有关系的,反而能解决问题。
这叫做劣币驱逐良币。
王信叹了口气。
自己也要靠关系来办事。
幸亏自己是个好人。
王文耀叹了口气。
这年头,做得好不如生得好,没关系的人寸步难行,真想找个贵人去抱大腿,可惜,别人贵人如何看得上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