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开口之前,卫青已经主动收回了视线,重新将视线落到了红薯上。
刘彻于是也低头看红薯,他们就这样相对沉默了一会儿,仿佛刚才那一刻的转开视线并不存在。
最后刘彻微微一笑,他指着红薯,对卫青说,“仲卿,你看这是什么。”
卫青说,“这是陛下的军队。”
他抬起头。
此时落日正往天际沉下最后一丝余晖,日落月升之际最后一点辉光如燃烧之后的残灰一般,洒落在他脸上。
那么一点几乎完全湮没在灰烬中的光——
却像是点燃了滔天的烈焰!
卫青这两个字,在传世的书简中,何止耀眼夺目,简直光焰滔天。
微末出身,起于军功,年不及而立,拜大将军,封万户君侯。
关于他的传奇实在太多太多,多到几乎将他这个人堆成了一个行走的传奇。在帝国最强盛的那些年里,他拱卫在汉武大帝的皇座之下,是帝国的重剑和铁壁,奉天子令,坐镇中军,行武威于八方。
第31章
成名如此之早,又如此功勋显赫,哪怕是在两千年之后,史书上也还留有对他平生的记述,这样一个人对后世而言,从生到死原该没有任何隐秘。
可在后世史学家眼中,他身上又始终笼罩着一个最大的谜团。
两千年之后,举世皆知,大将军卫青性情和柔,和柔到史书中甚至记载他“谄上”,便至于此。
史海沉钧,皓首穷经,一年一年又一年过去,却始终没人能弄明白,怎么一个性情和柔的马奴,在走上战场之后,他就成了席卷漠北的烈火?
两千年以后,这是未解之谜。
可在两千年之前,任何一个见过此时卫青的眼睛的人,都会立刻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他性情和柔,他沉默内敛,可他不是众人揣测中的水,他是一坛酒。
刘彻是那种心脏里埋藏着矿脉的皇帝,他的火烧起来,要么烧遍天下,要么就烧死自己。
现在他带着卫青来看红薯,他与卫青分享自己的火。
于是卫青和他一起燃烧。
酒在靠近火的时候,是会燃烧的!
可就算是在燃烧的时候,他也不改沉静本色,沉默如旧,内敛也如旧,只有那双眼睛,流淌着光和热的眼睛,一直看着刘彻。
对着这样明亮的眼神,刘彻说,“仲卿你说得对,这是军队,我们的军队!”
他的声音兴奋又雀跃,说着他忽然站起来,跑着去拿来酒壶和酒杯,他与卫青席地对坐,中间摆着一小堆红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