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都露出期盼的眼神,便从善如流的答应了下来。
这时节正是吃荠菜的时候,城里很多有空闲的人都拿个小铲子和竹筐,去城外挖一大筐回家做菜吃,不论是凉拌、炒着吃还是包饺子,味道都非常赞。
想到下午包饺子,王孟德记起了这个月发的面粉购买证,他来到里间的卧室里,从床底下掏出一个小木头箱子,从里边拿出两张面粉购买证来。
“妈,这是我这个月发的面粉证,等下您带回去。”
在55年粮票实行之前,早在1953年12月1日,京城就首次发行了面粉购买证。
“面粉购买证”面额有1、4、8、10市斤和根据购买需要直接填写的“集体购买证”五种。按正式户口每人每月发一枚8市斤的面粉统一购买证,同时不同工种所在单位还有一些份额,有的4市斤,有的10市斤。
王孟德是公私合营企业的职工,每个月单位发4市斤,加起来有12市斤的量。
每个月发下来后,他基本上不留,全部都送到母亲那里去,反正他也不在家里蒸馒头,偶尔需要一些,面口袋里的两三斤存货就够用好久的了。
“你先放好,我现在忙着呢,别给弄丢了,等晚上我走的时候再给我。”
冉小梅连忙嘱咐道。
这要是丢了可就麻烦了,没有面粉购买证去粮店也买不到白面,一家子就要啃好几天的窝窝头了。
至于去私人粮店或者农村购买,那更是想到别想,53年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早就堵死了这条路。
所以想在这期间存一批白面,完全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幸好金手指来了,以后可以从里边购买一些粮食,让他放下了心。
贾家。
秦淮茹一边心疼的给棒梗处理脸上的伤口,一边思考着。
刚才冉小梅说的话,深深的刺疼了她的内心,农村来的这个标签一直贴在她的身上,嫁到院里好几年了都没有甩掉。
“妈,东旭,要不我们去找一大爷问问,看看有没有办法把我和棒梗的户口迁到城里来。”
秦淮茹试探性的说道。
“好好的迁什么户口,农村户口不是挺好的么。”
坐在那里生闷气的贾东旭奇怪的问道。
“就是,你这户口要是迁到城里了,以后易中海就有理由不接济咱们家白面了。”贾张氏也开口说道。
贾家现在就贾东旭是城里户口,连上单位发的面粉购买证,他们一家就只有12市斤的量。
易中海家就两口人,每个月却有20市斤的量,买回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