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你在讲xxx地方的时候。。。”
施老指出的这几个地方,王孟德发现,和刚才自己发现的问题点基本上一致,只有两个地方,他没有想的全面。
接下来,其他的几个先生也简单的给了一些建议和评价,然后今天的讲课就要结束了。
出了礼堂的门,王孟德看看天色,发现还有点时间,便准备往广安门医院走去,还没走几步,就见蒲老在不远处冲着他招手。
蒲老的身边,鲁院长等几人也在,他赶紧一路小跑到了近前。
“院长、先生。”王孟德恭敬的打了一声招呼。鲁院长笑着说道:“小王来了,陪我们几个一起走一走,顺便聊聊天。”
说着率先往前走,边走边问:“小王,你说过中医要与时俱进,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听到院长问这种问题,王孟德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把目光看向了蒲老。
蒲老见他看过来,不着痕迹的微微点了点头。
接收到老师给的信号,他心中大定,直接开口说出了一句让大家惊讶的话来:“院长,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优点,也是缺点。”
这话让鲁院长直接停下了脚步,他略一思考,便叹了口气道:“没错,是优点也是缺点。”
其他人也都点了点头,表情严肃。
中医辨证论治的优点不必多说,在场的人都属于其中的翘楚,每个人都能说出好多条优点来。
至于缺点嘛,还要从中医的难入门难精通说起,本来中医学起来周期就长,然后系统性还不强,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中医人才很难大批量的培养。
更别说大部分顶尖的人才了,完全就是用大量的时间,靠着水磨功夫去成长起来的。
所以大部分病人都原因相信须发全白的老中医,就是这个道理。
沉默了一会儿,鲁院长接着往前走,同时口中又问道:“既然看出了这个问题,那你有什么想法?”
“院长,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以后多研究中药剂型,特别是新剂型,要向着‘疗效显著、服用量少、毒副作用小,向速效、高效、长效’的方向发展。”
王孟德把八九十年代国家对中医提出的部分要求和研究方向说了出来。
“中药新剂型,‘疗效显著、服用量少、毒副作用小,速效、高效、长效’。”嘴里重复念叨了两遍,鲁院长忽然双手一拍,大喜道:
“这个想法不错,虽然无法彻底解决中医的困境,但也算是指明了其中的一个方向。”
说着又转头看向蒲老道:“蒲老,恭喜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