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要挂他的号,挂号费也就比蒲老低一点,比普通的大夫要高。
至于病患会不会认为他年轻从而轻视或者不信任,自从他上了很多次报纸之后,这种情况也基本上不会发生了。
甚至,还有专门过来,点名要让他治病的人。
等患者进来后,如果遇到的是普通的病症,他就一边诊治,一边详细指点身旁的两个人,该如何辩证、用药、注意事项等等。
如果是遇到疑难杂症,他则是大概说一下,不求他们能理解,只要有印象就行。
随着一个个病患的离去,张巧玉和李响两个人,脸上都逐渐的露出了佩服的神色。
他们也算是同龄人里的天子骄子了,在学校的时候,医学水平也是高出其他同学一筹的,当时被选中要来中医研究院的时候。
也都是一副踌躇满志、抱着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心态。
谁知道第二天,看着师兄王孟德给病患诊治,他们是看得越多,听的越多,心中的骄傲就一点点的消失。
实在是有太多的病例他们没了解过,甚至不少都是之前只听说过名字,从来没见过。
如果是他们遇到这些病患,肯定是不知道从何入手去辩证,更别说用药了。
但这位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师兄,却是处理起来游刃有余,不仅每种病都说起来头头是道,而且还有解决的办法。
甚至不是一种办法,而是好几种的办法。
用药更是让他们耳目一新,一开始看不懂,等师兄深入浅出的解释之后,才恍然大悟。
他们没想到,原来还能这么用药。
更别说针灸和推拿技术了,一上午的时候,王孟德施展了好几次针灸的技术,施针的手法和最后的效果,让他们目瞪口呆。
要不是他们也算是见多识广了,都要开口惊呼了。
临近中午,外边已经没有病患进来了,王孟德歇了口气,端起搪瓷缸,喝了半缸水,然后冲着师弟和师妹说道:
“现在也没病人了,也到吃饭时间了,你们先去食堂吃饭吧,下午过来的时候,每人带一个笔记本和笔。”
他这是在提点两个师弟和师妹。
就他今天诊治的时候,特意放慢了速度,还事无巨细的给他们讲解,半天的时候,绝对抵得过他们在学校学习一周的效果。
这些知识点,光靠脑子完全记住,那是不可能的,而且还有一些他们暂时无法理解的内容,需要靠着烂笔头记下来,留着以后再理解。
“是,孟德师兄,我记住了。”
两个人异口同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