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多了,上厕所也方便。”
前世,他看过一篇报道,京城市从58年以后,就陆续的有一些楼房开始有集中供暖了。
而中医研究院里,可是有大量年龄大的大夫,为了他们身体考虑,建的楼房也肯定会考虑供暖的问题。
“真的呀?”
何胜男惊喜的问道,然后接着又有些苦恼:
“咱们去那边了,爸妈怎么办呀,那边这边可是离你单位很远的。”
广安门离南锣鼓巷的距离确实有些远。
这个还真是个问题。
王孟德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这还有好几年呢,实在不行就让爸换一家医院工作,咱们一家都到广安门附近生活。”
“还有,这边的房子怎么办?要是长时间不住人,不能就这么空着吧?”
她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肯定不能空着,现在京城住房这么紧张,空着多浪费,也容易被人在背后议论。
这样,过几年咱们要是真的搬出来了,胜文和胜武也差不多要结婚了,就租给他们俩,跟他们签一个租房合同就行,钱就不要了。”
王孟德说道。
这房子肯定不能空闲,否则以后容易被人拿来攻讦他。
京城的前几年城市建设,使得一大批农民工到了京城便转成了城市户口,享受同京城人一样的待遇,但他们没有房子,都在单位临时盖的集体宿舍里。
他记得,也就是在今年,国家对四合院尝试了公有化,当时京城市城里的四合院多是私人拥有产权,全市约有房屋120w间,其中92万间都是私人产权。
京城市对城市私人出租房屋实行「经租」政策,将城区内私人拥有的15间或建筑面积225平方米以上的出租房屋,郊区10间或者120平方米以上的出租房屋。
纳入国家统一经营收租、修缮,按月付给房主相当于原租金20%至40%的固定租金。
1958年京城市经批准纳入国家「经租」的有5900多户房主的近20万间房屋,约占1953年京城市城区及关厢房屋登记间数的16.8%。
再过八年,京城市又接管了8万多户房主的私人房产,建筑面积在解放初京城市全部房屋的三分之一以上。
然后这些四合院里,按人口多少平均分配,一般家庭都分到一间房,少数人分到两间房。这样一个四合院里就住进了七八户、十来户人,有的多进院落住进了几十户人家。
从这以后,大量私人拥有产权的四合院,就逐渐的变成了大杂院。
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