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这个履历,他在医院里,评上了先进,还升了一级。
“老师,普洱我喝不惯,也就是偶尔尝尝味,这个我就不要了。”
王孟德拒绝道。
他还是喜欢喝绿茶多一些。
“嗯,行,那我过阵子,去见领导的时候,要几两茶叶回来。”
蒲老知道他的性格,也不强求,便又许诺道。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说是要一斤的量,主要也是因为现在茶叶的货源更加的紧张。
就算是凭证供应了,市面上的茶叶也都脱销了。
考虑到‘政治影响’,为了填补京城的市场空缺,国家不得不从各大机关、招待所、宾馆等单位的库存中,回收一小部分。
据统计,一年里,共回收茶叶达数百公担,稍微缓解了京城的施展紧张。
但其他地方,可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大部分人,一年里,也难见到一撮茶叶。
所以,他能要到几两,就已经是极限了。
“谢谢先生。”
王孟德大喜道。
他和王浩两个人都喜欢喝茶,可是只有中秋和国庆两节,才能凭证供应茶叶一两。
这点量,只够两个人喝几天的。
现在有了蒲老送的几两,他再从空间里买一部分,后边就不用省着喝了。
两个人又随意的聊了几句,王孟德便说到了正题,他把自己对疟疾的一些想法,详细的说了出来。
蒲老静静的听着,等他说完后,沉默了一会儿,才慢慢的说道:
“孟德,我想了一下,刚才你说的,都很全面,医术上,也没有什么补充的了。
那就送你一句话,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千万不要操之过急,缓一缓,说不定就会有转机。”
“是,先生,我记住了。”
王孟德郑重的说道。
此后。
一个来月的时间里,包括他在内,大家都在紧张的忙碌着。黄四忠和李响三个人把试验器材准备好之后,也加入了钱大勇的队伍里,空闲时间就跟着一起到中药研究所里翻古籍和相关文献。
这年代,可没有计算机供检索,完全凭着众人在浩瀚的书籍中,一本本、一页页的翻找。
幸好中药研究所的顾所长也知道轻重缓急,发动研究所里不少的职工,帮着一起查找。
一直到国庆的前一天,研究院里的古籍和文献,也才翻找了一半多一点。
“师兄,国庆这几天,我们来加班找吧。”
办公室,张巧玉顶着一双大眼袋,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