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窝窝里,全部蒸熟拿到饭桌上,先把‘狼’给家里的狗喂了吃,才会陆续动筷子。
胡铄生来就不喜欢闹腾,对狗的喜爱度一般。
偏偏母亲总觉得狗保家,给他理发剃头时总在两耳上头留一缕发茬,形似狗耳,他常常觉得幼稚丢脸,十二岁生日一过就剃干净了。
再之后他考到大城市,更是觉得老家很多与狗相关的习俗与传说,都很落后迷信。
他怎么也想不到多年之后的今天,会被告知一直守护他孩子的,就是老家出生的一条土狗。
呆愣中,胡铄听到那姓虞的小师父说:
“畜类之中,家养的狗尤其好养活,所以人类会在自己孩子小时候,给孩子起个小名——狗蛋、二狗、狗娃…希望孩子能像狗崽一样身体强壮。”
“娄烦狗俗较为特殊,家中人会把新生的孩子抱到院子,如果先碰到院子里的狗,就给孩子起名‘创狗’、‘狗拴’,也可能是驴子和牛,那就叫‘拴驴’,若是没有家畜呢,可以依靠家里种的树叫‘桃拴’、‘栓杏’等等……”
虞妗妗脑海中有典籍,知道有的人家还会取两段红绳,从中间剪开;
一段系在孩子的身上,一段拴在家禽身上、或者树木枝条上。
总而言之,就是希望孩子的身体像是牛羊一样康健,像树木那般长寿。
一旦把孩子和某只家畜、或者某棵树连接,这家人就会好好养着家畜,也不会砍掉树木。
像家里养猪的人家,哪怕抱着孩子先看到猪,也不会给孩子起名‘创猪’‘拴猪’。
因为猪就是养来逢年过节杀掉吃肉的家畜,短命,活不久。
这种听起来荒诞迷信的娄烦狗俗,在玄学命理中是一定道理的。
狗爱人又护主,与人红绳相连后,哪怕它什么都不懂,为了主人好也愿意把自己的元气和活力传输给主人。
过去就有研究偏门歪道的术士,根据娄烦狗俗弄出一种替命仪式——
找几条小狗从小养着,拴上红绳,养大后如果术士做了坏事承接恶果,这些狗会因为爱主人、想要保护主人,主动替术士承接业障和恶果。
最终术士身体无碍,可他养的几条狗都会疾病缠身,痛苦而死。
虞妗妗简单解释完‘娄烦狗俗’,看向胡铄夫妻道:“所以胡晨应该有个小名。”
王安惠声音哑然:“对……他奶奶给他起的小名,叫‘拴安’。”
拴安,拴上平安。
不仅如此,胡晨脖子上还带着一块金佛,也是临走前他奶奶给戴上的,嘱咐他们佛祖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