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连山》经。”说到这儿,段宏依觉着有些口渴,饭店赠送的那道雪白透亮的佐餐汤闻着实在诱人得很,他站起身给自己舀了一小碗有滋有味的品了几口。
“真好喝!主要食材是什么?”心下有些好奇,段宏依笑着随口问了问。
“好像是……冬瓜、燕窝什么的,听他们说过一回,这汤之所以美味,应该是添加了珍珠,野生的那种,总之,很深奥的烹饪技巧,平时过来吃饭,我也喜欢喝这汤,不过……说来惭愧,在下向来以厨艺甚佳自居,时至今日我也没揣摩清楚那些珍珠到底是怎么个用法。”“哈哈哈……你要真是啥也能琢磨明白,这个世界不就乱套了嘛!咱继续讨论《连山》经,连山、归藏、易经,依你之见,谁先谁后?”段宏依忽然不轻不重地甩了个包袱出来,很学术的小包袱。
“这……在下才疏学浅,对此所知不多,随便胡说几句,说的不合适的地方,还请段老师不吝赐教!”边沐笑着先铺垫了一下。
说实话,这顿饭边沐也不是白请的,成天自己老哥儿一个闷在吴家旧宅“闭门造车”式揣摩旧时中医精典,边沐早就累得不分东西南北中了,在他看来,假如段宏依真如自己所料,属于那种隐藏在民间那种学贯中西数学的奇才,只要自己以诚相待,尤其在经济方面多加提携一下,这位眼下有些落魄的职业数学专攻人士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成为自己得力的助手。
边沐真有心考考他。
“这儿也没外人,纯属闲聊,说对加勉,说错无过,不罚!”
“哈哈哈……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夏代首先创制《连山》经,商代继而修《归藏》经,再后来,周代姬姓家族精研《周易》经,那自然是《连山》经在先,《归藏》经紧随其后,《易》经排最末喽!不过,在晚辈看来,《连山》经跟《归藏》经不完全意义上可以简单粗略地并列一下,站在逻辑概念的角度,《易》经跟二者好像不是一回事,不应该列为并列级前后关系,段老师,我这样推测,有点道理不?”
听到这儿,段宏依先是愣了一愣神,随之眼神突然变得闪亮起来。
“嗯!不错,不错!接着讲下去,我爱听!”放下手中筷子、勺子,段宏依一边端碗喝汤,一边满怀希冀无边的眼神端详着边沐。
那眼神好象正在探询一座金光灿烂的金山,那可是改变他们父女,不!他们一家四口家庭命运的“希望之山”!
“夏借《连山》经立国,起决定作用应该是那位世称‘象易’的建筑师吧?”边沐笑着问道。
段宏诊笑着轻轻点点头,表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