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族长派人请我去他那儿,给我讲些为官之道,当日在族长的文案上便瞧见了这样的帖子,因族长临时有事,我便在书房等上片刻,偶尔见到了帖子,才知是往年刘大儒给他下的帖子,现在想来,族长是有意为之,刘大儒的事我也曾听说过,莫不是他在咱们县?”
刘师爷笑道:“不管如何,他在文人中的地位崇高,大人在此猜测,何不先问问门子,是何人持有这名帖。”
赵县令笑道:“师爷说得对,来人,把刚才拿名帖的门子叫进来。”
不时,那个门子被带了进来,先朝两人行了礼,规矩的站在下方,赵县令拿起那名帖问门子:“持这名帖的是何人?”
门子忙老老实实说道:“是在县学里上学的童生,大概十一岁左右,长相到是很俊秀。”
刘师爷不知想到了什么:“来人可有说他姓甚?”
门子道:“那位童生自称姓木,来自平安镇小山村。”
“小山村?”赵县令与刘师爷惊讶的齐声问道。
门子不明所以,只是认真的回答:“是的,大人,小的听得清清楚楚,说他是来自小山村,并且姓木。”
赵县令忙道:“你去把来人请来,一定要客客气气。”
门子见赵县令如此慎重,便知来人很重要,不是他一个门子可以无礼对待的,忙应了下去请木槿之。
刘师爷见屋内无杂人才道:“大人,若真是小山村出来的,只怕无论何事,大人都得偏向他一些。”
赵县令不觉惊讶的看向他,指着文案上的帖子道:“就算是个普通童生,但凭他能持有大儒的名帖,便要照看他一二。”
刘师爷忙道:“不止如此,若小的没有记错,大人上任后,所见的是小山村年年徭税都交齐了,皆是因为这位木家童生与京城忠义侯的三少爷联手,才使得小山村丢掉了光棍村的帽子。”
赵县令一听笑道:“没想到还是个有志的少年,再看看人品如何,若是好的,也不妨多多扶持一下。”
刘师爷摇头道:“若是这样也就罢了,只不过平时关照些,只是小的弟媳的表妹就嫁到了小山村,她往日有跟我家弟媳提起,那木家怕是与襄阳王爷那处有来往!”
赵县令心中大骇:“几时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