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却是恨恨地说道:“你懂什么,轩儿找个村姑当正室,不就是瞧了她身子骨好,是个能生养的么。”
沈mama眼中闪过一缕狠劲,说道:“夫人,二少奶奶即便身子骨再好,这生不生得出来,还尚未有定数呢!”
“你这话儿说得有理,唉,我膝下就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若是能懂事些,我也不必事事要为他想周全,不过,那村姑想必是个身子骨硬的,是该好好合计合计,咱杨氏望族的下一代,就指望咱智儿了。”
沈mama忙应了,见得侯夫人心情好许多,又道:“夫人,那村姑生于山野之中,就算是左大人的外甥女,也不过是外姓之人,能帮衬之处还是很少的。”
“嗯,你说得到是有理,待她进了门是该好好教导教导,左夫人也是出身望族,万不可因为来了我家便落个失礼的把柄,唉,听说那个村姑还没及笄,年纪尚小,这么大点生孩子怕是容易坏身子,你说我真是个cao心命啊,cao完了智儿的心,还要cao这未进门二媳妇的心。”
她听了沈mama的话,这心里便又舒坦了许多,只是杨子智还没有后,心中不免着急。
“夫人权权一片关爱之心,府里哪个不夸上几句,未来二少奶奶年纪确实有点小了,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呢!”
两人相对一视,嘴角都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
侯夫人自此又多了一个新烦恼,天天茶不思饭不想,巴巴地盯着自家儿媳的肚子能大起来。
而忠义府自杨子轩中了探花以来,一时侯府门前车水马龙,来往不停,府内更是靡靡之音不断。
杨子轩本就是少年心性,极厌烦了此等无聊应酬,偏忠义侯乐此不疲,又借他中探花一事拉拢不少想站队的官员。
他便寻了个机会留书一封便离了京城,说是去蜀州商量请期之事,便把这烂摊子留给忠义侯收拾去了。
“少爷,咱们这支商队又要去西域吗?”小桐挑起车窗帘看向外头,进入深秋季节,京城早已灰枯一片,外面天气阴沉,寒风呜呜作响。
杨子轩紧了紧身上的雪狐袍子,又拿了火钳子往车内的碳盆子里添了几块银丝碳,再拍拍手喝了个热茶,方笑道:“是呢,想必小桑桑怕是牟足了劲儿,就等着家里的泡菜能大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