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实际的目标,虽然调动毫无头绪。侯卫东却不想放弃。
第二天,侯卫东有意放纵了自己。痛痛快快地睡了一个懒觉,直到十点半才起床,等他坐着老牛般缓慢的客车回到青林镇时,已经是下午二点。
侯卫东准备找粟明汇报工作,毕竟马县长表态要出一百万,下一步到底如何操作,还是要先问问清楚,他就在青林镇外面的馆子里炒了两个菜,狼吞虎咽地吃了,然后进了镇政府。
粟明办公室里坐了好几个人,里面烟雾燎绕,他见到侯卫东出现在屋外,便道:“侯卫东,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
粟明向侯卫东介绍道:“这是红河坝村的杨书记,凌主任,李文书,这就是修公路的侯疯子。”
杨书记扔了一支烟给侯卫东,继续对粟明道:“红河坝村不通公路的主要原因虽要修一座桥,这座桥实际上也只有十二三米的跨度,费用不超过二十万,粟镇长,下青林就是我们一个村没有修公路,既然上青林的盘山公路都修得起来,镇里也要考虑修红河坝村的公路,手心手背都是肉,要一碗水端平。”
粟明看着情绪有些激动的杨书记,道:“修上青林公路,镇里实际上一分钱都没有出,修路的事情侯卫东最清楚,让他给你们讲一讲。”
侯卫东这才明白,红河坝的村干部们也想修路,修路是他一手一脚弄起来的,他就如数家珍把修路的过程向村干部一一道来。
介绍完情况,粟镇长又加了一句:“镇里确实经费紧张,上青林公路,主要靠社员们投工投劳,包括青亩费,都是村民们作的贡献。”
杨书记半天都没有说话,他抽了几口烟,才道:“昨天我带着村干部,沿着上青林公路走了一遍,这公路修得确实可以,涵洞都修了八个。”
侯卫东很有成就感地笑道:“涵洞是公路必不可少的设施,主要用于排水,上青林山上有许多山沟,只要下雨就会产生山水,涵洞必不可少,八个实际上不够。”
杨书记打量了侯卫东好一会,才道:“粟镇,我有一个要求,等到上青林公路修好,就让侯疯子来驻我们村,我们争取在95年把红河桥修起来。”
村里有这个劲头,粟明就很高兴,笑道:“好,等到上青林公路完工,就把侯卫东调到红河坝村来。”
受人重视和尊重,是每个人的精神需要,听了杨书记的话,侯卫东也产生心里上的满足感,道:“多谢杨书记看得起。”
等到红河坝的村干部走了,粟明就把办公室房门关上,道:“昨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看着粟明突然就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