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审言身着儒生袍,头戴儒生帽,中等身材,不怒自威。
他乃是北燕数一数二的大儒,曾做过北燕国子监祭酒,德高望重,桃李满下。
他的到来,所有人,包括山长,全都低头行礼。
宋审言不理睬别人,径直来到林舒跟前,平静地道:“你郑老夫子注解有误,可有其他根据?
对经文注解,见仁见智。
就算你提出新注解,那也是你自由。
但不能就此推断,郑老夫子言论就是错的。”
宋审言话不疾不徐,却自带一种威慑力。
邬思远急道:“院长,您甭听这孩童一派胡言。
他前几日因为惧怕考试,还晕倒了。
如今竟然能对经文注解,简直闻所未闻。
想来他不过是害怕被开除,故而危言耸听,大言不惭罢了。
武盛庸,赶紧把他赶出去!”
宋审言举起右手,制止了武盛庸的粗暴,反而对林舒缓缓道:“不管如何,你方才对‘大学之道’那几句注解,倒是也有几分新意。
但你这个年龄,就想注经释文,未免不自量力了些。
若每一个学子,都质疑山长所教,这书院如何能开得下去?
所以回去反省几日,对你也并非坏事。”
林舒见院长也要赶自己走,连忙道:“院长,我不是质疑郑老夫子注解。
我是,咱们大乾流传的《四书五经》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