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下午的时候,张卫国和丁大壮每人扛着一根修剪好的木桩走了回来。
等他们返回去扛来第二根的时候,战龙和王希望的四个坑也挖好了。
将木桩放到坑里,在高出地面约有两米的地方划了一个记号。
拖出木桩,砍断之后,在四个木桩的顶端一侧,都砍出了一个月牙形的凹槽。
重新将木桩放到坑里,调整好凹槽的方向,便一边填土,一边用砍下来的那半截木桩将土一层层夯实。
在两棵白果树之间架设大梁的时候,用竹杆试过之后,战龙总觉得有些单薄。
四个人便到树林里,搜寻着砍了一根松木后,一起抬了回来。
在架设主梁的时候,为了减绳子的承重,战龙直接砍了两根竹子绑在树身上,用它来承受主梁向下的压力。
这样一来,比单靠绳子绑住,牢固了数倍有余。
再用竹杆卡到所埋木桩的月牙槽里,绑好之后,有月牙槽的支撑,抗压力也大大增加。
架好脊梁和檐檩后,已经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
众人陆续回到了营地。
房冬、王凯迪和付向阳三个人一起去起了渔笼,加上退潮后,在礁石区捡到的各种海鲜,和一开始挖的野菜。
十八个人将就着吃了一顿晚饭。
一夜无话。
第二,气忽然变得阴沉起来。
呼呼吹过的海风都明显的潮湿了许多,看样子是要下雨了。
战龙便放弃了先打造底座的想法,争取先把屋顶建好,以防暴雨的到来。
在两边和中间,绑好连接脊梁和檐檩的竹杆后,又横着绑了两根檩条。
这样一来,房顶的框架便搭好了。
战龙和三个人商量之后,便先用割成块的救生筏铺在上面,做最底层的防水。
然后,将竹子从中间划开,用锯齿刀去除竹节处的隔。
就像是古代防水用的筒瓦一样,两正一反扣在一起,下雨时,雨水便会顺着瓦槽流下。
由于脊梁处太高,四个人没办法,先做了两个竹梯。
将两个梯子的顶端绑在一起,分开后,只需一人扶着,便是一个无处不可去的梯子。
梯子做好之后。
丁大壮和张卫国两个人负责将量好尺寸的竹子,用锯齿刀割断,再用斧子劈开,去除竹节隔后,交给战龙和王希望。
但很快战龙便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这些竹片两正一反排好之后,根本没有办法固定。
古代房子上盖的瓦是利用自身重量,一片压着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