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稳了稳心神,极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二位同志,我肯定配合调查,只是这大过年的,家里人还等着我,能不能稍等我跟家里交代一声?我就麻烦我们科的同志帮我传个话,我不到处乱跑,也耽误不了太长时间,还望二位同志通融一下......”
其中一位同志微微点头,神色稍有缓和:“行,你动作快点。”
王保红匆匆走进里屋,心乱如麻。她深知此刻必须冷静,先得让家人放心。
她简单收拾了下,拿上纸笔,给家人留了张字条,告知去处,又特意叮嘱姐妹们别慌,照顾好爸妈。
将字条交给了张奇,又和他简单的叮嘱了一番,她才对两位同志:“好了,咱们走吧。”
一路上,寒风凛冽,王保红的思绪却飞得更远。
筹备厂子以来,每一步都走得艰辛,从原料采集、工艺改良到销售渠道的开拓,她和团队费尽心思,只为能让厂子合法合规地运营,这给乡亲们谋条出路,想让他们吃饱饭,怎么就成了 “投机倒把”?她仔细回想,怎么也没有想出来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
到底是话是没注意,不心触犯了什么潜在规则?还是有人眼红,恶意举报?
不多时,到了县商业局。
办公室里火炉子烧得很旺,很暖和,可王保红却如坠冰窖。
她默默在心里给自己打气,绝不能慌乱,得把事情真相一五一十地清楚,不能让心血毁于一旦。
负责问询的同志坐在办公桌后,目光冷峻地看着她:“王保红同志,吧!”
“你筹备建设这个厂子筹备的详细原因以及目的,还有所有资金来源、人员构成,还有产品销售方向,一点都不许漏。”
王保红挺直腰板,镇定自若地开口:“同志,咱们筹备这个手工艺织布厂,资金什么的目前 也还没有耗费上分毫,织布机是队员自己家里的,场地是大队的,大家都盼着能靠自己的手艺脱贫致富;人员都是村里有多年织布经验的能手,大家就想传承民族手艺;产品销售,我们一直是跟供销社沟通,想通过正规渠道推向市场,绝没有半点违规的念头……”
她言辞恳切,眼中透着坚定,将筹备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细细道来,希望能打消对方的疑虑。
问询的同志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偶尔抬眼审视王保红,眼神里依旧透着审视。等王保红完,他沉默了片刻,接着问道:“那你之前频繁与外地供销社接触,可有什么书面协议或者报备材料?这事儿可不能私下乱来,一切得按规矩办。”
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