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数学界,现在是伯克利分校教授。
霍英东之所以认识对方,也是通过对方的学生丘成桐才认识的。
而最近这几年,丘成桐也是声名鹊起,今年他就受邀在赫尔辛基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一小时报告,并且被媒体称赞是下一届菲尔兹奖的有力竞争者。
“真的么?这样会不会很麻烦?”杨宗礼闻言,心中一动,如果能够跟陈省身、丘成桐他们这样的人建立联系,那必然是非常好的事情。
尽管陈省身在一九六一年的时候就已经被美国科学院推举为院士,并且加入了这个国家,身份从此不再是中国人了。
但如果对方能够回来大陆这边进行游学什么的,对内地数学界来说也是一大好事啊。
“不会,怎么会呢?”
霍英东大包大揽地应下这件事,让杨宗礼等着就是了。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栋别墅内,从赫尔辛基回来之后,丘成桐就已经成为了这所学校的教授,而他今年也才二十九岁。
同为二十九岁的袁吉刚,现在却还在哈工大计算数学系读大一,并且还在担忧入学摸底考试的分数。
丘成桐接到港岛发过来的电报,按照电报要求,是搜集过往十多年的专业数学期刊,他心中一动,这事儿他就可以办啊。
甚至这件事对他来说,完全不值一提。
因为他在一九七一年就已经获得了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之后一直都待在美国这边,每年都有订阅大量的数学期刊。
或许一份期刊需要五美金对很多人来说十分昂贵,但他自从一九七四年之后,就加入了斯坦福大学数学系,先后担任副教授和教授职位。
他在这边的工资并不低,年薪不低于五万美金。
过往的那些期刊,他都保持起来了,之所以不舍得扔,是因为他本身就有这方面的习惯。
“庞加莱猜想的论文?难道有人想要攻克这个世界难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转眼第二天,他去找他老师陈省身,从他老师那边获得了关于斯梅尔在六十年代发表的那篇关于证明庞加莱猜想五维及以上的论文。
“怎么了?这是你接下来的研究方向么?”
已经六十七岁的陈省身,笑呵呵地询问道。
对于自己这个弟子,他是非常满意的,可以说对方是他目前为止最好的华人学生了。
他还有三个学生,一个是周毓麟,听说在北大数学系担任讲师,只不过十多年过去了,他已经没有办法得知这个学生的消息了。
第二个则是吴文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