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读者来信,编辑在线催稿,‘水’了两篇数学论文,每月六十块钱
周雁如老太太总共写了两封信过来,一是告知他,读者来信太多了,他们《京城文艺》编辑部专门找了个杂物房来存放,都存不下来了。
现在是咨询他的处理办法,因为那些信件大部分都是寄给他的读者来信,少部分才是关于编辑部的。
第二封信则是催促他写稿,特别是《雪城第二卷》,什么时候能够写完?
在九月份之前,《京城文艺》刊登的不少文章都是出自王多鱼之手,特别是《雪城第一卷破晓》这本长篇小说,从连载开始,一直都备受追捧。
也因为这本小说,引起了广大知青们的共鸣,导致不少读者纷纷给他写信。
部分所谓的‘专家’为了出名,甚至不惜在报纸上写文骂他。
因为《雪城》写的是关于知青们回城之后经历的各种辛酸,这样的故事正在魔都、京城、白云城、冰城、山城、江城、蓉城等城市上演,全国知青们都很不习惯现在的生活。
但是看到《雪城》封面上的介绍:生而为人,自强不息,他们把悲伤装进心里,把希望穿在脚上。
知青们被这句话给狠狠共鸣了,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可对那些专家们来说,即便被王多鱼模糊掉的那些太过于黑暗的故事,依然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适。
还好王多鱼发表《雪城》时,使用的笔名是誉王,而不是于望,否则的话,那些人骂得会更狠。
这就是分散火力的好处了。
从六月份开始连载,到现在的十月份,《雪城第一卷破晓》已经连载完成了,周雁如见他许久没发来第二卷,所以赶紧来信催稿。
王多鱼回到了图书馆,笑呵呵地拿起笔,跟周老太太解释了一下,同时告知了一下第二卷还需要等一周多的时间才行。
并且让她自行处理那些读者来信即可。
都需要用专门的杂物房来堆放这些读者来信,王多鱼都可以想象这些信件得有多少了。
还好不是直接寄过来给他的,否则的话,他肯定没办法清闲下来了。
甚至搞不好还会有读者跑来哈工大这边直接找他‘线下面基’呢。
孙守义的来信,跟《人民文学》和《数学学报》的来信都一样,都是一个目的:催稿!
之前,孙守义用他自己的名字,将王多鱼仿写的那篇文章投给了《黑龙江文艺》,虽然这件事他自己跟王多鱼坦白了。
可是《黑龙江文艺》不知道啊,因此再次邀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