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只算泄题之罪吧。”
长孙无忌拱手道:“陛下圣明。”
大殿之内,忽然变得安静下来,气氛凝重,谁都不吭声了。
长孙无忌与许敬宗刚才的一番较量,又是长孙无忌以压倒性优势取胜。
这一瞬间,长孙无忌多年把持朝政的余威,再次笼罩在每一个朝臣心中,谁都不敢贸然发言了。
李治也没有要开口的意思。
他的布置在隔壁的偏殿,眼下朝堂的胜负,根本不重要。
皇帝坐在龙椅上,群臣坐在蹑席上,只有崔文翰独自跪在地上,心中备受煎熬。
这种等待宣判的过程,比宣判本身,更教人痛苦。
不知过了多久,狄仁杰终于进入大殿,手中捧着一沓纸,拱手道:“陛下,考生们已全部完成试题,试卷在此。”
这次考试的范围,虽和科举差不多,题目却少得多,故而一个多时辰,考生们便俱已答完。
李治摆手道:“这次考试,就由八位宰相和朕,一起担任阅卷官吧,一百多分卷子,当场批阅。”
李治命人搬来桌椅,让八位宰相坐下批阅。
采用的是交叉批阅之法,每一个卷子都会由两名宰相各批阅一次,由李治担任主考官。
倘若结果相同,便直接通过,交到李治手中最终考核。
倘若两人批阅结果不同,再由第三名宰相批阅。
因为试卷不多,题目也不多,一个多时辰后,李治和八位宰相便齐心协力,批阅完毕。
由上官仪统计排名。李治朝上官仪吩咐道:“上官爱卿,就由你把结果告诉大家吧。”
上官仪应诺一声,朗声道:“此次殿试结果,与会试完全不同。根据科举标准,这次的进士之中,有一大半的人,都不合格!”
群臣听完后,又开始窃窃私语。
不合格之人,显然就是得到考题之人。
群臣本以为只有少部分人得到考题,却没想到,崔文翰胆子如此之大,将考题泄露给这么多人。
便在这时,有人惊呼道:“小心,他要撞柱!”
众人转头一看,只见崔文翰朝靠近大门的一根立柱,猛冲了过去。
只可惜,还没奔出几步,就被人拎住后脖颈,提了起来。
提住他的人是李勣。
薛仁贵本来动作更快。
然而他刚挪步时,长孙无忌却挡在他前面,看似要去拉崔文翰,实际上却挡住了薛仁贵。
崔文翰身材并不矮小,然而被李勣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提在手中,竟如同小鸡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