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拜相、不得立为皇后!”
“父亲,既有此物,去年立后时,何不拿出来?”
长孙无忌看了他一眼,道:“所以老夫才说你想的太简单了,当时陛下的目的真是立后?他是为控制朝政,不再受老夫约束。当时拿出来,你以为就有用?”
长孙冲愣道:“那现在有用吗?”
“两成把握吧。”
长孙无忌缓缓道:“陛下如今大权在握,可能会和先帝一样,更在意那些威胁到大唐的谶言。更何况是先帝遗命,他是至孝之人,因此而废掉武氏,并非没有可能。”
长孙冲道:“只有两成吗?”
长孙无忌叹道:“陛下毕竟还年轻,锐意进取,武氏又善于迎奉,给他生下三个儿子,他下旨废后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侧头看了儿子一眼,道:“现在你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是否要孤注一掷,由你决定。”
他很清楚,如果继续由自己做决定,纵然一时太平,将来儿子还是会惹出祸端。
所以才让他做决定,无论成败,都能促进他成长。
长孙冲想了想,断然道:“儿子比父亲乐观一些,认为至少有五成机会,可以一试!”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那好,你去找韩瑷和来济,让他们都过来吧。”
长孙冲道:“要不要让他们悄悄来,以免被武氏发现?”
长孙无忌摆手道:“不必,府邸一直被长秋台监视,悄悄来反而更容易引他们警惕,直接让他们过来就是。”
长孙冲道:“那好,儿子这就去。”
关于李君羡之事,《旧唐书·李君羡传》载:“贞观初,太白数昼见,大史占曰:‘女主昌。’又谣言‘当有女武王者’。会内宴,为酒令,各言小字,君羡自陈曰‘五娘子’。帝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此健邪。’又君羡官邑属县皆‘武’也,忌之。”
另外,在《新唐书》《资治通鉴》中均有记载,说明这条记载,在宋人眼中是可信的。
至于为何这条谶言与武则天登基吻合,笔者个人认为,只是巧合。封建时期,百姓迷信,类似谣言有很多,只不过并未记于史册。
碰巧武则天与这条谶言吻合,这则谶言才被她利用,当做自己受上天眷顾的证明,广为流传,记录留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