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多人,若没您帮忙,肯定进不了中书省。”
穆尚衣很快便来了,徐槿将写好的书信交给她,又嘱托几句,打发她去了。
次日,吏部别院。
两百名中举之人,齐聚别院之内,有人坐在大厅,有人站在庭院,全都等着铨选结果。
以前的铨选颇为拖拉,还是分批铨选,若是遭人使绊子,等个两三年也是有的。
这次却不同,皇帝下了旨意,要求三个月内必出结果。
吏部官员加班加点的忙碌,才终于将两百多人的工作全部分配好。
郭待封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神情一点不慌。
他已拜访过阿史那弥射,对方是他父亲好友,已答应暗中活动,让他进入弘文馆待诏。
其实不用阿史那弥射帮忙,他相信自己也能成为弘文馆待诏。
甚至更进一步,像高有道一样,参与机密也未可知。
便在这时,郭待封瞧见郑鸣玉走了进来。
他已听杜易简说过,此人是郑贵妃胞弟,于是站起身,朝他拱手。
“郑郎君,上次的事,多有冒昧,还望见谅。”
郑鸣玉哼了一声,别过脑袋,并不理他。
郭待封笑了笑,坐了回去。
突然,又有一人走了进来,周围人都对那人指指点点,放肆嘲笑。
那人面容还算俊朗,昂首挺胸,身上带着大世族特有的气质,只是脸色颇为难看。
郭待封暗暗奇怪,朝身边一个朋友询问,才知此人是杜门子弟。
郭待封并没有跟随众人一起嘲笑。
他知道杜门不过是长安城权利争斗的牺牲品。
杜复在如此打击之下,竟还来参加科举,并不容易,至少比那些嘲笑他的人强。
杜复站在大门附近,紧闭双目,并不理会众人。
便在这时,伴随着一阵喧哗声,外面走进几名吏部官员,旁边还簇拥着不少文吏。
为首的是吏部员外郎,他手中拿着一份卷轴,正是铨选名单。
只见他走到北面站定,朗声道:“铨选结果已出,从三榜进士宣读,众人息声静听。”
霎时间,大厅变得安静起来,甚至能听到某些人喉咙鼓动的声音。
吏部官员道:“三榜头名杜复,授中书省令史之职,一等流外。”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议论纷纷,全都看向杜复。
杜复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道亮光。
随着吏部官员不断宣读,其他三榜进士也都授予流外官,最低也有二等流外,将来升品不会太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