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也并非完全放权宰相。
两省送来的诰书,高有道几人依然有权阅览,只不过他们只负责阅览,不再勾红。
原本两省诰书,他们一起阅览,没有问题的通过,有问题的勾下记号,给李治裁决。
如今他们只负责阅览,阅览之后便直接送到尚书省执行。
换句话说,他们对两省通过的每一份奏章,都非常清楚,相当于监督着宰相们。
不一会,高有道五人来到寝殿,一起见礼。
李治抬手道:“不必多礼,你们还记得朕离开之前,留给你们的任务吗?”
元万顷抢着道:“回陛下,您交代的任务,臣不敢有丝毫懈怠,那些臣觉得不妥的诰书,都记了下来。”说着拿出一本小册子。
其他几人也都拿出一本小册子,上面记录的是他们认为不妥的政策。
王伏胜接过几人的小册子后,李治便让他们退下了。
李治拿着几本小册子翻阅,不一会便全部翻阅完毕,心中倒松了口气。
虽然有些政策不太合他的心意,但影响并不大,他都可以接受。
毕竟是已经下放到州县执行的政策,只要没有太大问题,他也不打算修改。
朝令夕改,很容易造成地方混乱。
李治又下了一道旨意,召李勣、于志宁、李义府等大臣觐见。
半个时辰后,众臣来到甘露殿候旨,李治宣几人觐见,询问李弘最近监国的表现。
于志宁微笑道:“陛下,太子聪慧过人,实乃国之幸事,陛下尽可以安心。”
李治道:“你们也不必尽说他的好话,他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也要说出来,这才是为他好。”
李勣斟酌了一会,道:“陛下,老臣觉得太子似乎太心急,急于熟悉朝政,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应该循序渐进才是。”
李弘的性子确实乖巧,但又有些乖巧过头。
因李治和武媚娘对他期望过深,他急于表现自己,不想让二人失望。
李治暗叹了口气,他也没办法,为了尽快树立李弘的权威,只能从小抓起。
庆幸的是,从群臣态度来看,他们对李弘这个太子都很满意。
等李弘再长大一些,武媚娘便动摇不了他的地位,现在只希望李弘身体强健之后,不会再染上疾病。
他又询问了一些朝政相关的事,便让众臣退下了,随即传旨,让李弘来见自己。
李弘还没来,高安公主倒先来了,一进寝殿,便飞扑到李治怀里。
“父亲,您怎么去这么久,我好想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