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他们在暗中对抗圣人的田制改革,所以大理寺才亲自过问。”
高有道摇头叹了口气,没有再问了。
杜易简哼道:“眼下这种时局,连长孙一族都乖乖配合,他们竟还敢跟圣人唱反调,简直不知死活。”
卢照邻道:“行了,咱们今日是来庆贺的,就别提这些不高兴的事了,来,大家共饮一杯,庆祝前线大捷!”
朝野上下都在庆祝前线大捷时,大唐天子李治,却站在临湖殿的观台上,望着水面,默默不语。
忽然间,他只觉身子一重,一件斗篷披在了肩上。
转头一看,武媚娘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旁边跟着几名宫人,其中一人还端着药膳。
“陛下,该服用药膳了。”武媚娘微笑道。
李治点点头,走到桌边坐下,一边吃着药膳,一边思索,不发一语。
武媚娘静静坐在一旁,并不出声打扰他。
过了不知多久,李治缓缓开口道:“媚娘,对于前线的战事,你怎么看?”
武媚娘想了想,道:“妾身听说一切顺利。”
李治摇头道:“确实顺利,但顺利得过头了。媚娘,朕有些不安。”
“陛下担心吐蕃有什么阴谋吗?”
“你是不是觉得朕太多疑了?”
武媚娘凝思片刻,道:“其实妾身也觉得太顺利了。妾身曾听人说,吐蕃军队中,十人有五人披甲,就算敌不过我大唐锐士,也不该连六诏国都打不过。”
李治连连点头,道:“不错,然而群臣们都觉得,是因苏毗内乱的缘故,导致吐蕃失去战心。他们太小看吐蕃,也太小看钦陵了。”
武媚娘奇道:“陛下,您对钦陵的看重,似乎还要超过禄东赞呢。”
李治缓缓道:“禄东赞是政治上的人才,钦陵则是军事上的人才。”
武媚娘更为奇怪了。
据她所知,钦陵被薛仁贵打败一次,她也不知,李治为何依然对此人如此高的评价。
李治缓缓道:“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吐蕃并非战败,而是主动收缩防线,如此一来,苏定方的奇袭计划,就难以成功了。”
武媚娘道:“陛下,依妾身拙见,薛仁贵大军进军顺利,未必是坏事,到时候,三路大军合围,也能强行攻下逻些城。”
李治道:“话虽如此,但吐蕃人明知如此,却依然这么做,一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缘故!”
便在这时,远处一道人影快步而来,正是王及善。
“陛下,吐蕃传来最新消息!”
“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