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
武媚娘点点头,道:“是妾身想的太简单了。”李治缓缓道:“其实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是御史台,监察御史巡视四方,是最有机会发现这些冤情的,眼下出现问题,说明御史台没有尽到职责。”
武媚娘听了后,眸光微闪。
御史台一直是拥武派官员所把持。
当然,如今也不存在拥武派官员,袁公瑜已经被外放了,御史台很多拥武派官员也被处置。
只有御史台的长官崔义玄,凭借着见风使舵和明哲保身两项本领,依然稳坐此位。
听李治的意思,很可能要整治一下御史台了,崔义玄的首官位置,肯定也不保。
虽然武媚娘从未把拥武派太放在心上,然而崔义玄墙头草的行为,也让她颇为不喜,自不会帮他说话。
崔义玄毕竟是三品大员,御史台一把手,李治也不能因为一个践踏庄稼的案子,就将他处置了,还需要找一个理由。
次日,李治召集了几名大臣,将践踏庄稼的案子与他们说了,询问该如何处置许圉师。
其实他昨天那句让许圉师不必再做吏部尚书的话,群臣早已知道了。
李义府当即出列,道:“陛下,此事性质恶劣,臣以为应该免去许圉师宰相之职。”
群臣纷纷附和。
李治点了点头,道:“另外,此案也算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为何百姓会上告无门,那些巡视地方的人,都干什么去了,是否没有尽到职责?”
皇帝明显话中有话,群臣离开甘露殿后,各自聚在一起,商议皇帝话中的意思。
李义府回到中书省后,朝一名文吏吩咐道:“去把张舍人请过来。”
张柬之是李义府最近拉拢的一名心腹。
此人和狄仁杰一样,是被皇帝破格召入长安。
当其他人还在嫉妒他,又或者自持清高不搭理他时,李义府迅速出手,主动拉拢了他。
张柬之刚进中书省,也有几分忐忑,皇帝无缘无故就召他入两省,又并未单独召见他,让他实在琢磨不透圣意。
李义府这时来示好,帮他熟悉环境政务,又安抚他不必多心,让张柬之非常感激,自然愿意跟随李义府。
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关系变得亲密。
不一会,张柬之来到李义府的办公房,李义府将皇帝刚才的话,原封不动的说了。
张柬之听完后,沉声道:“李公,圣人最后那番话,明显是对御史台不满了。”
李义府微笑道:“我也是这样想,那你说圣人只是随口一提呢,还是想给御史台换一位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