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孙无忌缓缓道:“对文官来说,战事再起,就要继续消耗国家钱粮,打了胜仗,功劳都是前线将领的,打了败仗,他们将面临一个烂摊子,你说他们有什么理由支持?”
李勣愣住了,长孙无忌名义上是帮文官说话,其实却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打仗对文官没好处,原本就难以得到他们支持。
长孙无忌接着道:“大多数文官,一辈子坐在长安城司署中,吐蕃人都未必见过几个,更不可能清楚前线真实情况,由他们决策前线之事,怎能做出正确决定?”
长孙无忌的意思很清楚了。
在战事之上,皇帝应以武将的意见为主,不必过多听文官的意见。
他们反对是正常的,没必要太在意。
李治点点头,道:“舅舅之言,让朕受益匪浅。朕意已决,跟大食人打上一仗,将吐蕃全境并入大唐!”
大事议定后,李治兴致盎然,与李勣、长孙无忌一起在湖边钓鱼。
英国公府的湖中,养了不少鱼,连李治这种不善钓鱼的人,也钓上来几条。
临近申时,李治才离开英国公府,返回皇宫。
刚回到甘露殿,便从内侍口中得知,太子李弘正在屋中等自己。
李治正要进屋,王及善忽然来到身边。
“陛下,安西传来消息,有一群波斯人进入安西,试图刺杀大食使节团,已被安西军抓获。”
李治皱眉道:“波斯人?他们怎么过边关的?”
王及善道:“据说是利用薛将军盖印过的一份公文。”
李治眉头一皱,竟然又跟薛仁贵有关?
王及善接着道:“此事多亏太子殿下,才阻止了波斯人的刺杀。”
李治奇道:“弘儿?”
王及善道:“是的,太子派了一名将领,提醒了安西军,这才抓到那些波斯人。”
李治点点头,道:“朕知道了。”迈步进入大殿。
殿内,李弘正坐在一张椅子上,翻阅着李治放在案上的一本史书,见李治进来,赶忙起身见礼。
李治走到榻上坐下,道:“弘儿,找我有什么事吗?”
李弘道:“父亲,孩儿有事上禀。”
“说吧,何事?”李治从王伏胜手中接过一杯茶。
李弘遂将薛讷母亲柳氏帮波斯王子帮忙的事说了。
李治心中恍然,道:“难怪安西传来消息,说你派人去安西都护府,帮他们抓捕一群波斯人,竟是这样。”
李弘求情道:“父亲,柳氏事先并不知道他们要行刺大食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