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是后勤。
这次攻打吐蕃能够成功,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充分发挥了小弟的优势。
小弟们战力虽然不强,但距离吐蕃很近,也能弥补兵力不足的问题,减轻大唐远征的负担。
对付西域也是一样,康国被大食渗透,其他昭武九姓的八个国家,肯定非常害怕。
这时候大唐召集他们,共同收复康国故地,这八个小国一定会非常积极。
大唐只需派很少的兵力,居中组织就行。
王伏胜听了李治的吩咐,应诺一声。
李治又将目光转向王及善,道:“王卿也有事情要上奏吗?”
王及善道:“陛下,臣最近在城中抓获了三批百济细作,臣觉得此事不同寻常,特来禀告。”
百济正与契丹、高句丽联手,蠢蠢欲动,王及善也是怀疑此事与军事有关,才来报告。
李治想起前几日刘仁愿的话,心中一凝,问道:“可拷问出什么消息?”
王及善道:“目前只知道他们来长安,是为了找一个人,另外百济在长安城外,可能也有据点,臣正在尽量派人搜捕。”
城郊不比长安城,面积太大,就算内领府派出全部人手,也难以把每一处地方搜到,所以王及善的语气也无把握。
李治道:“朕知道了,还有其他事吗?”
众人都说没有,李治便让他们退下了。
李治又返回汤池去了,王伏胜则挑出一名机灵的内侍,让他去兵部传旨。
那内侍策马回到长安城时,已到了下午。
来到兵部时,却得知萧嗣业已经下衙了。
前阵子兵部因为吐蕃战事忙坏了,最近官员们松了一口气,下衙早了些,就连萧嗣业也提早下班。
那内侍是个办事得力的,也不让别人转达,亲自朝着萧府而去。
萧府书房之中,萧嗣业却正在接待另一位客人。
周道务并非第一次来拜访萧嗣业,两人表面上关系一般,其实私交极好,省去了寒暄客套的功夫。
“萧兄,我遇到麻烦了。”周道务开门见山。
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虽领军职,却带着儒雅气质,更像一名文人。
萧嗣业给他斟了杯茶,关切道:“出了何事,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地方吗?”
周道务沉着脸,道:“我被一个女人算计了。”
“女人?”
周道务微微低头,道:“你也知道,公主管的太严,我有时候会出去偷食,只是没想到,因此坏了大事!”
萧嗣业沉声道:“到底怎么了,公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