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脱离贵族控制,夺回一部分王权。
金燕的母亲,便是百济武王与马韩庶女所生。
而这一代的百济王,却是百济武王与八大贵族中的真氏所生,名叫扶余义慈,非常鄙夷马韩血统。
而且那位马韩血统的玉雅公主,在民间很有威望,已威胁到王权,故而被义慈王软禁。
金燕也被调入百济暗卫中,几年前被派到长安。
李治听完后,点头道:“此女既有此经历,就让她留在内领卫吧,以后有时间,朕再见见她。”
王及善领命退下。
李治在后宫逛了一圈,又去禁苑跑了一会马,心绪是放空了,但关于高句丽之事,却还是难以决断。
当天夜里,李治回到甘露殿安寝。
次日是五日一次的常朝,李治早早起床,先去甘露殿附近晨跑了一会,用过早膳,又让孙思邈把过脉,这才来上朝。
朝会之上,先是商议了契丹的事。
前日朔望朝,因李治没有表态,群臣都知道他对先前的意见不满意,于是都重新考虑了一番,提出新意见。
李义府最先出列,他提议将契丹划分州县后,等额收取赋税。
这一点好是好,却并不合实际。
像契丹这种游牧民族,百姓们能养活自己都不容易,根本承担不起太高的赋税。
几位户部官员,纷纷出面驳回了这个提议。
接着,许敬宗也提出了意见。
他建议迁移一部分河北百姓,以免除十年赋税为条件,让他们在契丹富饶的水草区域,开荒屯田。
这个法子倒有几分可行性,不少官员都表示赞同,连卢承庆和阎立本也出面附和。
连李治也颇为心动,这和他开发契丹的想法不谋而合。
长孙诠却忽然出列,拱手道:“陛下,臣以为许尚书的法子虽好,却可以稍做改进。”
李治问:“如何改进?”
长孙诠道:“普通百姓并不清楚契丹情况,强制迁移,可能招致民怨,何不让营州军队驻扎在契丹,一来镇压契丹部落,防止反叛,二来可以由军队屯垦,开辟农田。
“等田地开垦到一定程度后,再制定各种惠民政策,鼓励河北百姓迁移到此地居住,繁衍生息,也就没有隐患了。”
李治赞道:“这个改进果然不错,诸卿以为如何?”
众官员相互用眼神交流了一阵,都没有反对。
李治道:“许卿,你以为呢?”
许敬宗笑眯眯道:“驸马这个法子,确实比老臣考虑的更为仔细,老臣没有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