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
他这个尚药局奉御原本就不管事,大部分事务都由孟诜负责,故而也不需要多打招呼。
孙思邈官职虽只有正五品,爵位却是从一品国公。
来到大理寺后,出示国公金鱼符,衙役不敢阻拦,带着师徒二人,来到大理狱。
在狱卒带领下,孙思邈二人停在了郭道真的牢房外,两人都凑眼看向坐在牢中的郭道真。
孙思邈打量了半晌,问道:“徒儿,这人是张钟徒弟吗?怎么瞧着不太像?”
费十三道:“隔了十多年,当然有变化了,我瞧着五官有点像,应该是他!”
就在师徒讨论的时候,郭道真忽然站起身,朝孙思邈下拜道:“郭道真拜见孙公,多年不见,孙公风采依旧。”
孙思邈眨了眨眼,道:“你真是张钟的弟子,郭道真?”
郭道真苦笑道:“如假包换。”
孙思邈道:“你不继承张钟医术,怎么做了道士?”
郭道真叹了口气,道:“在下俗人一个,耐不住长寿村的寂寞,便离开了恩师,后来机缘巧合,入了道门。”
孙思邈点点头,问道:“你既做了道士,怎么又被关在此处?”
郭道真神色一凛,坐了回去,低声道:“此事与孙公无关,孙公请回吧。”
费十三哼道:“你不告诉我们,我师傅也会去打听,还不如你跟我们说了呢。”
郭道真默然不语。
孙思邈凝视着他,道:“小郭,是不是长寿村出什么事了?”
郭道真微微一颤,道:“您为何这么问?”
孙思邈道:“老夫刚才听陛下和皇后殿下问起老张,若是我没猜错,他卷入了什么麻烦吧。”
郭道真手指捏紧了几分,低声道:“孙公既知道是麻烦,又何必再卷进来呢?”
孙思邈笑道:“张钟的为人,老夫还是清楚的,老夫与他一甲子的交情,他若有什么麻烦,老夫怎能袖手旁观?”
郭道真叹道:“这件事牵扯太大,您只怕也帮不了。”
孙思邈微笑道:“孩子,你知道你师傅有一个很大的毛病是什么吗?”
郭道真愣了一下,抬头问道:“什么?”
孙思邈道:“他这个人呐,避世之心太重,这也导致他对世俗之事,带着偏见,处事之时,容易偏激。在这一点上,你可不要学他。”
郭道真皱眉道:“晚辈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孙思邈道:“简单来说,就是有些事情,明明有更容易解决的办法,他却喜欢舍近求远,采取偏方,反而把情况变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