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无法避免的,皇帝若太过游离于政权之外,权威就会下降,最终有被架空的可能。
不过人也不能带的太多,否则就变得和杨广一样,给地方造成巨大的负担。
故而出巡时的随行人选,需得仔细斟酌。
薛仁贵是必须带着的,李治让他留在长安,组建羽林卫,就是想让他随驾保护。
李勣、尉迟恭和程知节则不能带,一来他们年纪太大,随驾奔波的话,容易得病。
二来,有这三位老臣坐镇长安,便相当于长安城的三根支柱,不会生乱,李治在外也能放心。
当李治琢磨着出宫人选时,长安城内的大臣们,也都在考虑着同样的事。
皇帝有皇帝的考量,大臣们有大臣们的想法。
他们的想法非常一致,都希望能够伴驾同行,也都在为此事暗暗筹谋。
李义府便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人。
这日下衙后,他在书房里来回踱了一阵步,推开门,朝门外家仆道:“去一趟张府,把张舍人请过来一趟。”
半个时辰后,张柬之来到李府。
李义府命人奉了茶,茶毕,张柬之问起李义府请自己过来的目的。
李义府放下茶杯,道:“柬之,两年前,陛下因头疾之故,定下离京巡狩之事,眼瞧着时间快到了,你我也该谋划一二了。”
张柬之道:“您说的谋划是……”
李义府扫了他一眼,道:“自然是想办法随驾出行。”
张柬之陷入了沉默。
李义府缓缓道:“我是宰相,需要总理中枢,随陛下离京的希望不大,但你不同,中书省六个舍人,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由你跟在陛下身边,负责将陛下的旨意传达中书,再合适不过。”
张柬之低声道:“李公,在下以为,无论跟随在陛下身边,还是留在中书省,皆是为国效力,何必去浪费精力,谋划此事呢?”
李义府摇了摇头,道:“不对,这不一样。”
张柬之愣道:“何处不一样?”
李义府端起茶杯,缓缓道:“柬之,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官,都喜欢留在长安吗?”
张柬之想了想,道:“因为长安庙堂是天下中心,所有政策,皆出自长安,要想有所作为,待在长安便是最好的选择!”
李义府道:“你错了,官员们都喜欢待在长安,只有一个原因,因为长安距离圣人最近。”
张柬之怔了怔,没有做声。
李义府接着道:“一个官员,无论他有多么强的能力,为国家出了多少力,为百姓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