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区划定律法,但那些羁縻州的子民,不习惯遵守律法,械斗很严重。”
李治默然不语。
民族融合,不是一两个政令就能做到的,需要数十年的交融,两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到。
他能做的只能划定方向,剩下的只能靠后人了。
李治将目光看向邱盛,道:“邱将军,你接着说吧。”
邱盛应诺一声,道:“回陛下,正如薛大将军所言,若是不包括那些羁縻州,大唐南部各州县子民,俱安居乐业。”
李治道:“依你之见,要想大唐南部长治久安,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邱盛微微一惊,下意识看向薛仁贵,后者道:“陛下问话,你怎么想,就怎么答。”
邱盛答应一声,低头思索了一会,朝李治道:“陛下,末将以为东南方向的林邑、扶南、真腊不足为虑,西南方向的六诏国,倒有可能成为隐患。”
萧嗣业道:“六诏国刚刚帮助我大唐灭吐蕃,实为有功,邱将军何出此言?”
邱盛见薛仁贵也点了点头,心中一惊,不敢再说了。
李治抬手道:“邱卿长期镇守交州,对此处情况最为了解,还是听一听他为何这么说吧。”
萧嗣业拱手道:“是。”
邱盛听皇帝如此说,这才开口道:“陛下,臣觉得六诏国为隐患,是因为他们立国时间太短。”
“扶南、林邑、真腊等国,虽是小国,但立国已有数百年,深知存国之道,不会贸然侵犯我中原王朝。”
“六诏国则不同,他们都是最近一百年才立国的松蛮部落,而且彼此之间,长期征战,战力比其他诸蛮都要强大。”“这些小国立国不长,好勇斗狠,蛮习至深,令人难以琢磨,很有可能不自量力,犯我国境。”
李治听完后,倒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一般能长期存活的小国,都懂得礼敬大国,故能长存。
如今六诏国地区,除了这六个国家外,还有河蛮、白蛮、乌蛮等大小数十个部落。
倘若有一支力量能将这些部落全部整合,便会成为威胁到大唐的存在,比如后来的南诏。
李治现在要做的便是,一边传播中原文化,慢慢融合他们,一边防止其中一股力量做大,吞并其他势力。
等过个数十年,这些地区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中原王朝的新边界。
李治拍了拍邱盛的肩膀,道:“说的很好。”翻身上马,继续巡视军队。
萧嗣业见皇帝对南方情况特别关注,心中一动,驱马上前,拱手道:“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