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分。
“可知他们为何突然不满?”
张柬之道:“一来,是对陛下羁縻政策改革不满。二来,因我大唐不准他们在漠北以西放牧不满。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他们已慢慢恢复元气。”
上官仪怔了怔。
听张柬之口气,突厥人只要恢复元气,就会对大唐不满?这是对胡人有多么不信任!
上官仪道:“就算如你所说,他们有几个部落叛乱,也威胁不到陛下鸾驾吧?”
张柬之道:“若是东突厥部落全部叛唐呢?”
上官仪微微变色:“这怎么可能?”
张柬之道:“事关陛下安危,我认为将情况往最坏的方向预测,并不为过!”
上官仪低头想了想,点头道:“好,我同意跟你一起劝说陛下,不过,需要先去见一个人。”
“谁?”
“薛礼大将军!”
李治上午辰时出发,在石炭矿逛了一圈后,直到下午申时,才返回营帐。
这趟出行,收获倒也不小。
如今官府采取的是雇佣矿工挖矿,虽然工钱不高,却有额外福利,给工人发放石炭。
因此,应募挖矿的人很多,这处炭矿经营的不错。
阳泉县的县令很懂得动脑筋,他为节约开支,上奏州府,请求给矿工发一批石炭。
州府上报户部,户部送到中书省,宰相们商议后,同意此事。
因是一件小事,并未送到甘露殿,李治也是直到今日才知道。
这个政策不坏,在河东这种苦寒地区,石炭是刚需品,有这种福利,百姓们便能节省买石炭的钱。
如此一来,对县衙的财政负担也轻一些。
李治在小本子上给阳泉县令记上一笔,这才离开矿场,薛仁贵也跟着李治一起回来了。
皇帝回到龙帐后不久,便下旨召上官仪觐见。
薛仁贵随行皇帝大半天,趁机回自己的营帐休息片刻。
正当他坐在椅子上拧动着脖子时,一名军士来报,张柬之和上官仪求见。
薛仁贵顿感诧异,上官仪不是刚刚还在面圣,怎么忽然来找自己?
当即挥了挥手,命人请他们进来。
两人入内后,薛仁贵请他们坐下,又让手下军士奉上热茶,茶毕,询问两人来意。
上官仪道:“薛大将军,其实我二人是想向您了解一下东突厥的情况。”
薛仁贵道:“东突厥?”
上官仪道:“不错,张少卿查阅鸿胪寺典记,认为东突厥并不安分,我们担心陛下前往漠北的话,并不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