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公主道:“这便是问题所在,当时我们和那郑氏女都不知上官纯的底细,那郑氏女还折柳相赠。”
“过了一阵,我们听说上官相公去郑府求亲,却被拒绝。好奇之下,便去打听,后来才知,上官纯当日所作之诗词,竟是他父亲的作品。”
高安公主听了后,捂着肚子大笑,其他几女也露出笑容。
李治则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上官仪的儿子如此不堪,也不知最后怎么娶到郑氏女的。
他没记错的话,上官婉儿的母亲就是荥阳郑氏出身,这说明上官纯最后还是得手了!
常山公主最为细心,注意到他神情有异,问:“兄长,怎么了?”
李治微微一笑,道:“朕只是觉得,这个上官纯,最后还是会娶到郑氏女。”
新城公主道:“我才不信,我若是郑氏女,绝不会嫁给他。”
李治笑了笑,也不多做解释。
几女继续畅谈,话题又转到了常山公主开的一个茶会。
大唐虽然有两大相亲节,然而光凭这两个节日,是无法满足大唐少男少女日益强烈的情感。
在这种情感需求下,长安贵族之间,形成一种特有的茶会,为素未蒙面的男女提供相识的机会。
这种茶会通常由一对很有地位的夫妻举办。
女主人邀请女客,男主人邀请男客。
当男客们吟诗畅谈时,女宾客们便可以悄悄打量他们。
若是看中谁人,便折柳相送。
长安城这种茶会很多,然而最近以来,最受青年男女追捧的茶会,要数常山公主府的茶会了。
常山公主嫁给卢照邻已有一年。
她对自己的婚姻非常满意,喜悦之下,便萌生出撮合更多美满婚姻的念头。
当她把想法告诉卢照邻后,夫妻俩一拍即合。
夫妻俩一个是大唐公主,一个是范阳卢氏最优秀的子弟。
故而公主府的茶会等级很高,就连七大世族的女子,都曾去过公主府,挑选意中人。
公主府后园有一座望楼,望楼旁边有一片柳池。
每次茶会时,卢照邻便会在柳池内铺下几十张蹑席。
受邀的青年俊杰们,在柳城之内,饮茶下棋,吟诗作画。
那些贵族娇女们,则在常山公主的陪同下,站在望楼之上,打量着下方的青年俊杰们。
李治想象着那种画面,也觉得挺有意思,与以前朝代相比,大唐确实开放多了。
李治还有政务要处理,又陪她们聊了一阵,便离开了公主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