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也没有做声。
两人争了一会后,忽听程知节开口道:“凉国公,你怎么看待此事?”
不一会,隔壁便传来薛仁贵的声音。
“我以为此事不外乎三种情况。”
此话一出,正在喝茶的李勣也抬起头,看向了薛仁贵。
程知节道:“哪三种情况?”
薛仁贵缓缓道:“首先,这批物资由我大唐两百军士护送,一般的海贼,根本没能力劫夺。说明此事背后,必定是一个国家。”
李治听了后,暗暗点头。
莱州周边的海域,并无大的海贼,凡是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海贼,早就被莱州水军给消灭掉了。
尉迟恭哼道:“这一点很明显了。”
薛仁贵接着道:“那么第一种情况,便是辽东某一个国家,对这批军械产生贪念,故而派遣军队,袭击了我们的运海船。”
尉迟恭道:“那帮陆地国家,都没什么像样的水师,更没有海港,他们也没那个能力!”
薛仁贵点头道:“是的,有能力做这件事的,必定是一个水军实力很强的国家。”
程知节捏着下巴,道:“考虑实力和距离的话,只有倭国、高句丽、百济、新罗、耽罗这五个国家,有能力做这件事。”
李勣忽然道:“程兄多算了一个,也漏算了一个。”
程知节道:“哦,我多算了哪一个?”
李勣道:“耽罗的军队只有两千不到,船只简陋,就算全国军力出动,也不是我两百唐军对手。”
他征讨过高句丽,所以对辽东情况更了解一些。
程知节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又问:“那我少算了哪个国家?”
李勣缓缓道:“虾夷。”
程知节愣道:“倭国北边的那个长毛国?”
中原王朝给四周国家取名,通常用他们的外貌特征来取。
比如倭国,因他们长得矮,取名为倭。
天竺原本叫身毒,虽有音译成份在内,却也代表他们不爱干净,玄奘取经回来,才慢慢改为叫天竺。
虾夷这个名字,也和他们外貌有关,因为虾夷人毛发长如虾须。
李勣道:“正是虾夷国,此国是由很多小岛国共同构成,类似草原上的部落联盟。他们长期与倭人为敌,实力不比新罗、百济弱多少。”
尉迟恭瞪眼道:“虾夷人难道敢捋我大唐虎须?”
李勣道:“我也只是说他们有这个可能。还是听薛将军继续说吧。”
薛仁贵朝李勣拱了拱手,道:“刚才说的是第一种情况,这五个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