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电话里母亲提起的那位二叔,过年回来在亲戚圈,天天忽悠着要集资开厂的时间线。
陈默对这件事,并不清楚,他前世参军后很少回家,后来转业就更不回来了。
那位二叔说是在外开个大厂,要照顾照顾家里人。
只要本家的,每家每户钱多钱少都出点,几千几百的都行,到时候占个股份,一家人啥活不用干,每年还能分钱。
农村人懂啥股份啊。
但工人这个名头以及能让家人替班,捧上铁饭碗,这对很多家庭来说,还是蛮有吸引力的。
毕竟国营厂下岗潮这时候已经过去,很多私营开厂的,确实有不少听说赚大钱了。
从南方回来的人,大肆宣扬外面的好,那个二叔想忽悠人投资,陈学军虽没啥本事,可至少是他们这一辈的老大。
总要表个态,投点钱,剩下的那些家庭就好说了。
这也是陈学军被挤兑的根本原因,就算陈默不去当兵,也还会有别的借口,几家联合起来挤兑。
前世陈学军没投,可也纠结了很久,主要是家里没钱,二儿子要读书,小女儿也要读育红班,手里就拿几百块,要是投了一家人得饿死。
这一世,陈学军依旧在犹豫,但听到儿子在电话里提醒,别借钱什么的,才恍然有些清醒。
现在看到儿子在部队当兵,领导都来送东西,陈学军彻底不想投资的事了。
投个屁啊。
爱谁谁,在陈学军眼里,那个二叔再厉害,那也没自己孩子厉害。
要不然,这么多钱还有米面,咋不送他家去呢?
那么有钱,也没见他给家里买过这么多东西啊。
这就是淳朴的陈学军,不管什么时候,都一切以家人为重。
陈默从四点多就饿着肚子,坐文书办公室誊抄战备人员外出记录。
一直抄到快六点,实在是饿得胃里都要跟他唱反调,手都拿不稳钢笔时。
陈默才抬头,看了一眼,在远处同样忙碌的梁红杰。
“排长。”
“嗯?!!”
“你中午吃饭了没?”
“肯定吃了啊,我吃了六个馒头,两个鸡蛋,要干活不吃饱怎么行。”
“.”陈默拍拍额头,这排长是真实诚啊。
“排长,你猜我中午吃饭没?”
“啊?!!”
梁红杰抬头看了眼陈默,又扭头看看外面天都黑了。
这才反应过来,秀才今天是从平城回来,途中六七个小时肯定没吃饭,更何况,他去接人时那场景,怕是吃了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