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给朝廷写谏言。
晏殊却是对宋煊的话秉承着三分怀疑,这小子看似是给自己堵上了后路,可实际上考不上应天府书院,他还考不上一个小小的县学?
不过是在范仲淹面前表达自己的态度罢了,这小子滑头的很。
“十二哥,以你目前的水准,怕是很难考上书院的,还是多多温习功课。”
听着范仲淹的提醒,宋煊颔首表示知道了。
宋绶捏着胡须开口道:
“希文你对诗词一道可有研究?”
“倒是不擅长此道。”
听到范仲淹的话,宋煊眉头微挑。
他可够谦虚的,不说那篇岳阳楼记的散文。
光是那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就够用了。
“那我给你说一个有趣的事。”
宋绶丝毫没有顾及晏殊的神色,只想着把这份快乐更多的传递下去。
“哦,竟然是这样!”
范仲淹细细思索,还真不是一时间就能找出媲美宋煊此句的代替词。
“范相公,断不是如此。”
宋煊一听这个热闹与自己有关,就算心中大笑,可嘴上却强行解释:
“俺是与晏相公心有灵犀一点通罢了,正巧都想的一样。”
毕竟这个一句之师的名头,那可是太招摇了。宋煊解释也不管用,谁让他背诗背的秃噜嘴了。
“哈哈哈,无妨无妨。”宋绶笑呵呵的道:
“今后谁在说你宋煊是陨落的神童,晏相公是第一个不答应的。”
晏殊也是无奈,真让这小子踩着自己的名声扬名了。
不过他也没什么愤怒的,多年的官场生涯早就让他心思淡然了许多。
诗词一道,就是有人天生的天赋怪,没法子的事。
就如同李太白一样,同时代那么多擅长作诗的,而且好诗也不在少数,可就是都压不过李白。
你上哪说理去?
许多人的天才聚在一起,真的都只是遇到更有天赋者的敲门砖罢了。
范仲淹的欣赏佳作能力也不差,当即点评:
“这句无可奈何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可真是接的好,不知晏相公可想起收尾的了?”
晏殊已然明白宋煊的一句之师,没有什么辩驳的余地,只能悠悠的道:
“方才想了一路,最后一句便是:小园香径独徘徊。”
“好。”
宋煊第一个跳出来称赞:
“晏相公写的可真好啊!”
晏殊都被宋煊为他自己找补的模样逗笑了:
“十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