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朝时期的文官。
对外战事数次战败的责任,也不能全都撇在文官头上。
他们在后运筹帷幄,不去亲临一线,根本就控制不住前线那些想要立功的武将们。
反正打赢了有赏赐。
打输了就战死。
官家对家里的赏赐也不轻,还能为子孙搏个好出路。
“俺就算去参军,那也是考中进士才去,否则叫那些个不懂得打仗的文官在俺头上胡乱指挥,俺可受不了这个窝囊气。”
听着宋煊如此言语,张亢哈哈大笑起来。他现在没有想要转成武职的想法。
“十二郎这话,是真的敢说。”
张亢自是理解为少年意气,寻常人可没这么大胆。
不过大宋以文驭武的格局已经出现,从杯酒释兵权开始到更戍法等等。
再加上寇准带着皇帝亲征,促成了澶渊之盟,士大夫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武将的地位下降。
曹利用面对寇准的言语威胁,屁都不敢放一个,到了辽营坚持咬死了寇准定的标准。
此事传开,武将还有什么地位?
大宋最后一个配享太庙的武将曹玮,暴揍李继迁,压制李德明。
听闻西夏第三代继承人李元昊有勇有谋,数次在榷场想要瞧一瞧李元昊的模样,再暴揍他。
结果被宰相丁谓诬陷,接连被贬。
宋煊耸耸肩,靠在竹椅上,伸出双脚放松一二。
“张推官,其实俺对将来作什么没太大的规划,走一步看一步,先考上应天府书院方为紧要之事。”
“不错。”
张亢喝着酒葫芦里的酒。
“十二郎与晏知府相识,再加上自身优势,考上应天府书院岂不是手到擒来?”
张亢认为宋煊在应天府书院读书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他还是要把心思放在科举考试上才是最为重要的。
那个范相公作为应天府书院的掌教,怕是早就想要把宋煊给纳入进去,好好教导一番了。
难得遇到如此文武全才之人。
宋煊随口一句便是千古名句,当真是旁人努力一生,都要仰其鼻息的存在。
他宋十二此时,竟然还会为考不上应天府书院而担忧?
太过于谦虚了。
当真是小地方出来的,不晓得自己展现出来的价值有多高!
“俺堂堂正正考入应天府书院,走后门纵然进去了,将来也是考不上进士,骗人骗己,没什么必要。”
宋煊倒也不觉得考入应天府书院有什么困难的,但有些心里话没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