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才华。
如此好的学子,不好好培养,反倒让一个老鼠屎给坏了,张师德第一个不答应。
“宋煊已然是我应天府书院的学子了,你们两个也去睡一觉,老夫如今精神头好的很,就在这书院坐一坐镇,看他窦臭能搞出什么臭事来。”
范仲淹与宋绶对视一眼,也不好忤逆老头的意思,便各自退下。
一帮学子便按照张师德的意思,带着浆糊以及榜单,顶着大太阳连忙到了书院外事先准备好,专门张贴榜单的地方。
按照传统,这里一般都是贴着读书较为优秀的学子名字。
通过解试、春闱以及中了进士等等之类的。
以此来激励后辈读书学子,用功努力读书,你的名字也会在这里出现。
此时外面已经聚集了不少的学子。
不光是参加考试的,还有不少书院的学子,他们也想要瞧瞧都有哪些排名靠前的同窗,将来也好拉进一下距离。
宋浩二人也在这里看,他们身边围着宋氏私塾的几个前来参加考试的子弟,另外一旁则是同乡的赵家私塾,总归前来站位,大家都想要瞧瞧自家族人有没有上榜。
书院更是一个小社会,许多人都会拉帮结派,这是不可避免的事。
像石介那种喜欢独行的人,始终是少数。
“五哥,你说十二他有没有可能考上啊?”
宋浩觉得不好说,他听这些族弟们说十二依旧没有好好学习,每日骑驴射猎,要么就是去钓鱼。
唯有跟在他身边的那个张方平才是真正的读书种子,考上书院没什么难度。
宋铭又自顾自的道:“十二的诗赋没什么大问题,策论写的太歪,若是贴经与墨义写的极好,兴许能排在末尾上。”“俺觉得十二哥考上的可能性不大,七哥,你不知道,他平日里都不肯好好读书的,夫子都管不了他。”
最有希望考上书院的十七发话,宋浩二人也不言语了。
要论对宋煊的了解,他们还真不如这些日日与宋煊同窗的弟弟们。
宋铭长叹一声,要是十二考上书院就好了。
韩智轩也在人群当中,他倒是要瞧瞧这位翰林学士的权势,能不能抹除宋煊一个小小学子的入学名额!
因为那首咏蛙诗的缘故,韩智轩也涨了教训。
万事都不能冲锋在前,而是要先观望一阵,在做出判断。
如此当不了领头羊,可也不至于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那宋煊得罪了翰林学士之子,便是强出头的后果。
“王兄。”
有人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