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搞清楚他的动机。
兴许是宋煊的悲惨身世触动了刘太后的回忆,她出声询问:
“宋煊不畏强权,当真是我大宋学子的脊梁,朝廷应该给以嘉奖,诸位觉得呢?”
王曾当即表示认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抵挡住来自权力的横压。
许多官员都抵挡不住,一个年轻学子却挡住了,自是要嘉奖。
王钦若也表示赞同,此子理应得到嘉奖,更是要向天下人证明,窦臭是畏罪自杀,绝不是朝廷、太后这般逼迫他的。
毕竟大宋的祖制在那摆着咧。
一直坐在皇帝宝座上的赵祯更加确信宋煊不是当年的那个小乞儿宋温暖,因为他说自己无父无母。
“臣认为不妥。”
吕夷简觉得宋煊的行事有问题。
一旦嘉奖下去,那便是有了朝廷的背书,今后他就更好操作了。
但是话不能这么说,因为他不能把自己知道的牌亮出来,曹利用都是选择性的亮牌,谁知背后有什么更深的谋算。
“既然宋煊他如此优异,自是要用科举考试证明他才行,否则今后人人都争相效仿,最终受损的是我大宋朝廷的权威。”
“而且如此贤才,也不可拔苗助长,免得骄其心,不注重科举,反倒是害了他。”
吕夷简这番话倒是让众人赞同,曹利用面无表情,这帮狗文官,个个都以进士出身自得。
不过大宋风气如此,曹利用也不会多说什么,毕竟他爹也是考取了进士,他今日才有机会坐在这里的。
曹利用不是厌恶进士出身,而是这帮进士出身的人搞小团体,把他这样的人排除在外,才是让他觉得这个团体令人厌恶。
“倒是在理。”
刘太后也不在多说什么,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
若是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便不是一个合格的搞政治的人。
吕夷简见太后应下这事,又趁势说:
“晏殊在应天府做的不错,是否要把他调回中枢,窦臭的翰林学士总归是有人要补上的。”
刘太后抬眸。
她明白前面的铺垫都结束了,那个叫宋煊的学子有什么重要的?
这个才是今日议政的主题。
吕夷简心思还是太着急了,直接推出了晏殊。
但晏殊去应天府才多少时间,就把他召回来?
就算刘娥有想要用晏殊的这个心思,也不会让他立即回来。
曹利用支棱着耳朵听着,他倒是要瞧瞧这几个人想要谁安插在这个位置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