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让石延年深感赞同,他也是老落榜生了。
甚至连柳三变都不如,人家好歹让天下人都知道他这号人了。
可李太白明明说过惟有饮者留其名。
石延年如此酒量,也没有闻名于世。
最主要的是他缺乏一个像李太白这样的天赋型朋友,若是有李白这样的朋友,把丹丘生、岑夫子换成石延年完全没有问题。
宋煊想了想:“柳兄,岂不闻,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就算是想要科举扬名,从大宋开国到现在有多少进士,每届的状元名字,怕是也没有几个人知晓的。”
“大部分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庸庸碌碌,所以柳兄不必气馁,事在人为嘛,总归是有许多机会能够考进士的。”
柳三变倒是没有把宋煊的鸡汤给喝下,因为他完全被那句岂不闻给吸引住了,开始喃喃自语。
石延年也有些惊诧,宋煊随口就能说出名句来。
这便是真正有天赋之人吗?
刘潜下意识的看向那堆灰烬,宋十二他随口就能出口成章,被他烧掉的稿子到底写了什么,让他如此不满意?
怕不是没有烧掉,传出去定然能够令人传颂一时。宋十二对自己要求也未免太严格了些。
当真是可惜啊!
“十二郎之言,大善。”
柳三变攥住眼前的杯子:
“此番落第后,我决心离开东京再也不参加科举,可是这一路缓行,我又过不了心里的那关,始终是不肯放弃。”
“但经过数次的科举失败,着实是消耗了我太多的心气,在考场上每次都瞻前顾后,生怕自己这次又是白考,浪费时间也浪费银钱。”
“还望十二郎能够为我指点迷津。”
柳三变觉得宋煊年纪轻轻就能取得好成绩,必然是有着过人之处。
今日前来主动结交,他也是存了一些私心,想要向宋煊讨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只要能够考中进士,柳三变不觉得向年纪比自己小的人请教有什么不对的。
这些年,越来越多比他岁数小的人都考中了进士,而他依旧是落榜生。
多年的失败生活,早就磨灭了他心中的傲气。
现在只想着要抓住一切稻草上岸!
“十二郎,俺也一样。”
石延年也是与柳三变一样的,他们俩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都是同届落榜生。
要不然缘分怎么就这么近呢!
反观作为陪客的刘潜,他还没有经历过落榜,自是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